张全义(二条)

2022-04-18 15:32:41

东都荐经寇乱,其民不满百户。张全义为河南尹,选麾下十八人材器可任者,人给一旗一榜,谓之“屯将”,使诣十八县故墟落中,植旗张榜,招怀流散劝之树艺,蠲其租税;唯杀人者死,余俱笞杖而已。由是民归如市。数年之后,渐复旧规。

全义每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赐以茶采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妓,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民竟耕蚕,遂成富庶。

       全义起于群盗,乃其为政,虽良吏不及。彼吏而盗者,不愧死耶!

       全义一笑而民劝,今则百怒而民不威,何也?

【译文】唐末五代初,东都洛阳一再遭受战乱,十分萧条,居民不足百户。张全义(字国维,后梁时为河南尹。累官太师、中书令,封齐王。守洛十四年,洛人德之。)做河南尹时,选部下十八人才干器识能胜任的,发给每人一面旗子一张告示,谓之“屯将”,派他们到十八个衰败的县邑中去,插旗张贴而告,召集流亡百姓,劝他们回原籍开荒种地,可以免除租赋,除流亡在外杀人者砍头外,其他有罪或过失者,只是鞭笞、杖打罢了。由此回归百姓如闹市一般涌向故地,这样经过几年以后,所有流亡在外的百姓逐渐都回到了故地,东都洛阳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规模。

张全义每见到田地肥沃,作物长势良好,就下马和其部下的官员们共同观看,召集田地的主人,拿酒食慰劳他们。有养蚕、种麦收成好的,张全义有时就亲自到他们家里,把全家老幼都叫出来,赐给他们茶和衣物,民间都说:“张全义老爷不喜欢声色大马,只有看到好麦子、老蚕,才有笑容。”从此以后老百姓都争着耕田、养蚕,于是就逐渐地富裕起来了。

       张全义是盗贼出身,但是他处理政事,虽一般良好的官吏也不如他,而那些身为官吏却做盗窃之事的,能不愧死吗?

       张全义一笑而达到劝导人民的效果,如今的官吏却即使发了上百回的脾气,人民也不当一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屯牧 后一篇:植桑除罪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