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敬畏之心来看待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徐铭
今年是我们学校办学100周年。虽然我们的高专成立只有20年,但我们办专科的历史已经有了70年,这就是抗战时期成立与重庆璧山的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当年,吕凤子先生同时兼任着国立艺专和正则艺专的校长。凤先生用自己的工资,设立了“正则艺专奖学金”。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并在我的博客上向老师和同学作了推荐,这本书叫做《人淡如菊——杨守玉传》。吕凤子先生、杨守玉老师对正则学校的热情、对学校工作创新的激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也正是这些,让我愈加明白了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令人敬佩的事业、让人难以忘怀的业绩、让人难以企及的教育创造,以及让人赞叹的教育情怀。让我思考:我们是否能一直拥有这样这样一颗乐此不疲的事业心?我们能否坚持饱含这颗永无止境的创造心?
因此,我们有必要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进一步来共同梳理我们的学校文化,弄清一所百年历史的学校之所以能够走向今天的关键成功要素,寻找那些能够让我们薪火传承的法宝。所以,我们在推进质量工程、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要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学校主体文化建设的研究,传承吕凤子先生的爱无涯、美无极的教育道德观,构建“崇爱尚美”的学校文化,构筑我们镇江高专的人文精神,形成全体高专人的共同价值取向、高尚人格,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和传统,形成和谐美好的教学文化。对此,我们都责任重大。
因为,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摘自博主11月2日在学校“推进质量工程,提升服务能力”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