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发展的终极境界是“人”的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
徐
铭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我们必须基于这样的理解、认识来思考我们的科学发展问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寻找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研究促进发展的关键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新提升。
作为高校,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宏观来说,也就是从教育的使命着眼,就是应当突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高校担负着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保障、提高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能力这样的重任。从微观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师生最关心的事、师生最烦心的事”,让学校的事业发展上水平,师生幸福指数上水平。
因此,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以解放的思想、创新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来思考发展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谁发展?我们一直在说实现学校事业的新发展,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要进一步明晰学校事业的发展思路;要明确事业发展的目标,准确定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有重点地把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作为一所高校,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光有事业的发展,是不够的,至少在科学发展的层次上是不高的。我认为,作为高校来说,必须把学校发展的终极境界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学校上下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的“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同时,实现培养人的“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培养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生存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两个突出”:
1、突出培养目标的全面素质提升。坚持并认真实践“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并在促进其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要着力指导学生制定好大学生涯和个人素质发展规划,在实施教育中,着眼于激发人的潜能,坚持育德育才、育心育情。要坚持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坚持关心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要确立全面质量观,正确认识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公平、优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让优秀的学生实现更优秀,让一般的学生变得能优秀,让潜能有待开发的学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
2、突出培养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关联,但不是同一个概念。我认为它们是发展形态的一个“十字坐标”,全面发展是一个发展的“面”,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向纵深的发展,两者结合,构成了学生发展的一个立体交叉的范畴。
突出培养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成人服务,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打造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学生,以素质赢得未来。要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
“崇爱尚美”的学校文化之魂。帮助学生用爱与美塑造人生,用爱与美为学生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用爱与美为学生终生素质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要高度重视并充分挖掘、开发学生自身蕴藏着的发展潜能。要积极开发拓展新专业,努力形成优质特色专业;加强优质特色课程建设,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练结合、讲训并重,组建校企结合的专业核心建设团队;积极建设优质特色基地,突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配套、规范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做法,构建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新型就业模式。要在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唤醒、激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发展的意识,培养、拓展并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将生源劣势变成发展优势。真正落实好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其次,是培养人的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教职工是办学的依靠力量,是落实育人措施、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力量。在体实现人的生存能力的发展的学校教育本质过程中,既是促进发展者,也是被发展者。培养人的人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所培养的人的真正充分发展。因此,必须定位在培养人的人和被培养的人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1、要加强师德建设,倡导弘扬“严谨至爱”教风,全面提升教师的发展文化,弘扬和完善“爱与美”为核心精髓的校园文化,构建“人本关爱”的高效课堂。要以“人本关爱”教育思想铸造师魂,以自主管理机制激活教师队伍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把爱与美的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上,从而铸造学校的人格力量,把爱和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坎上。创造欢乐和谐幸福的校园教育环境,让每个师生都享受到愉快、阳光的学校生活,奠定终身和谐发展的基础素质。
2、要加快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制定落实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要自觉为教职工的发展提供、创造最优条件,对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让教职工在发展上有实惠、在发展中得实惠、发展后享实惠,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3、全面提高领头人的素质,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树立标杆,培育典型,榜样引路。要以领导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要提高把握教育规律的能力,在学校管理上坚持一切以培育人才为中心,以聚集人才为基础,以发挥人才作用为本职,用更多的精力育才引才用才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围绕“发展”、“质量”、“创新”这三个关键词,建设和谐学校、特色学校、魅力学校。
2009年4月1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