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铭:我的这块宝石

(2008-02-05 17:25:32)
标签:

徐铭

散文

奇石

藏品

随感

文化

分类: 诗词散文
 

我的这块宝石

徐 铭

徐铭:我的这块宝石     我不是个藏家,也没有那鉴赏的水平。然而我却收藏着一枚小小的三峡鹅卵石,公务之余、笔耕之暇,不时地把玩欣赏一番,倒也别有情趣。

     这是一枚普通的三峡石。黑灰底色,上面一抹白色圆弧,粗粗一看,很像是深邃夜空的一弯银月。这样的画面,人们一年中不知要见过多少次,太熟悉了;作为藏石,显然材质、品相也都是不够的,太一般了。

     它的来历也很平凡。那是2002年暑假,我和夫人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工会主席培训班到湖北考察,在饱览三峡旖旎风光时,导游让我们短暂的登岸。岸边遍地是这些十分普通的鹅卵石。简短的上岸时间,无论是爱石不爱石的,无一例外地都撅着屁股,在寻找自己的中意之石,其情其境,倒也是满有意思的。然而,满眼石头中佳品似乎根本没有,一则这里已经不知被多少人淘过了,二则仓促之中有好东西也难发现。大家几乎是随捡随丢,即使抓了一把,也大都是粗鄙不堪的无用之物。我和夫人正在懊恼之际,忽听扑通一声,原来是旁边一位同行者将才捡到的一块不满意的石头扔入岸边水中。循声望去,不禁眼前一亮,水纹荡漾处正是这块黑黑的石头——正是刚刚扔下的。走过去,捡起来乍一看,觉得还是不错的,黑灰色的底色中一弧白弯,再一看,觉得恰似夜空银月,简约中含着淡雅,朴素中透出意境。算是粗品中的精品了。 徐铭:我的这块宝石

     回到船上,再仔细端详,发现这块枚鹅卵石其实不一般。将石头横着正看,在那稍粗的白色色块往下还有一圈白色细线,淡淡的,但确实恰到好处地勾画出了一个猴脸的的侧面,额头、眼睛、鼻子、嘴巴,无一不全,尤其是那鼓鼓的鼻嘴、深凹的眼眶,而那浓浓的白色,则成了猴头上的白发了,活灵活现。让人联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诞生,它竟是那补天石的浓缩吗?它里面又孕育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石,真是令人爱不释手,和爱人互相传看,与同行朋友互赏,无不啧啧称奇。遂深藏于囊,带回家中,虽经搬家,仍不能舍弃。

     说它不一般,还在于人们与它的出生地的永别。在我们带走这枚鹅卵石的311天以后,即2003年6月,随着三峡第二期工程结束,这里的水位已提高到135米;2006年,长江水位又提高到156米。也就是说,它的出生地现在已经在一片汪洋之中了。到2009年整个三峡工程竣工后,水位还将提高到175米。因此,要不是我们那次把它带回,恐怕它也就会永远在江底沉睡,也可能随着水流,迁徙他乡,也可能在千百年后,被不息的长江水磨为细沙。我们将会再也看不到这黑夜的银月、石中的猴影了。 徐铭:我的这块宝石

     说它不一般,还在于今天的一个新发现——这也是促成我记下这段文字的动因。学期结束、年底已至,其实直到今天中午方才能够歇下来(上午还参加市里的团拜活动,并又到学校处理了一些紧急情况)。中午饭后,简单收拾书桌,把玩此石,竟发现从猴脑侧面看去,白圈里阴影部分竟是标准的孔子侧影。扁方的脸型、高挽的发髻、微翘的下巴、稍胖的身材,与史书所传圣人像相差无几。他的现形,又是预示着什么呢?你看,老夫子正在眺望着远方,凝神静思。徐铭:我的这块宝石

     说它不一般,更在于它的让人无止境的想象。变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凝视片刻,似乎又能有新的发现,那是什么呢?却是一下难以言明。但是,细想起来,又何必一定要自己处处去言明呢?也许留一点发现的余地将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多的美的享受。即使没有发现,但端详、寻找、凝思的过程不就是一种享受吗?

     的确,这世界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008 年2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徐铭:新年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