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势“一声响”炮制相关新闻很无聊!

(2008-05-08 06:35:08)
标签:

ipnone

电信

假新闻

移动

响一声

grps

资费

一声响

宁波

杂谈

报道(一):不良SP利用短信吸金 回复陌生短信被狂扣费

大学生小张近日收到一条短信:“在做什么?”小张回了句:“在自习.”小张回复后,又收到一个号码发来的短信:“在忙什么?”小张再次习惯性地回复:“你是谁呀?”对方回复说:“你猜我是谁呀,傻瓜?”就这样,小张和对方来回发了10多条短信,小张感到不对劲,且看到对方号码是811开头,于是立即查询手机余额,结果大吃一惊,原本余额十几元的手机居然欠费20多元!
    而家住天河区的黄先生则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收到一条“猛料到,美艳少女上门,送免费精美图片”的服务短信,并提供了链接网址.他点击了链接,里面有色情标题.“怀着好奇心我就点击了一下,哪知道里面什么都没有,但还是收取了我2元的信息费.”而更令黄先生气愤的是:“从此那些色情信息就像跟踪上了我一样,不时发来我手机.如果被人家看到我手机里有这样的信息,人家会怎样想?”

 

笔者质疑:

 

第一件描述为短信吸费,首先我在百度新闻搜索里以“吸金+短信”为关键字,查找了相关文章。发现文章所描述的情况都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描述的当事者都为一人,借助媒体的转载扩大了事态。笔者觉得这些类似的报道不排除有人借题炒作之嫌,但是笔者心里有一处疑点:

所描述的短信号码为811开头,我也留意了一下所有报道的发布时间,都基本上在2008年4月份之间。但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通告》,要求各运营商调整和统一短信类业务接入代码,并且在2007年12月1日开始,信息产业部已经逐批收回了SP短信代码,并由电信管理局重新进行分配。所以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SP短信接入代码均为106打头,而非811。 

第二件描述为点击链接产生的扣费,这个而非短信回复。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支持短信中的链接点击。用户点击链接后是访问移动互联网,这中间产生的是GRPS资费。也许这个用户的GRPS并没有包月,访问了这个链接后,就产生了2元钱的GRPS上网费,而非信息费。

 

报道(二):宁波用户玩iPhone十天损失7000元上网费

某报讯:7143元!昨天,宁波的江先生收到移动公司发过来的4月份话费短信时,顿时傻了眼。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去移动公司一查询,除了130元的通话费用外,其余7000多元都是手机上网产生的费用,目前已欠费6000多元。江先生今年年初在网上买了iphone后,一直津津乐道其方便、迅捷的上网功能,他通过手机查询信息,接收邮件,还进行股票交易。为此,他还在移动公司办理了20元的手机上网包月服务。但他万万没想到,仅一个月的上网费用就足够他再买两个iphone了。

 

笔者质疑:

 

首先移动的GRPS资费,今年年初之前就进行了下调和调整,各地的包月资费虽然都有所不同,但部分品牌业务目前都有上限封顶为500元/月。笔者用的北京移动预付费动感地带无论是包月套餐还是非包月标准套餐封顶都为500元/月。该用户是月结类型,属于后付费用户。后付费用户都基本上是全球通用户,所以说全球通用户的品质完全是可以保障的,并且移动也有费用异常的预警机制。

观点1:笔者也从移动公司的朋友处获悉,上述用户可以确定为后付费用户,后付费用户欠费过多时,都会自动或被通知停机。除非是免停机的用户,这类用户只有重要人物、商界、政界的人才享这个待遇。如果移动系统没有及时的预警提醒用户话费异常,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一个偶尔的巧合而已。

观点2:这个用户上网的主要用途是:他通过手机查询信息,接收邮件,还进行股票交易。查询信息可能是上网看新闻,一个页面也至少有几个KB。接收邮件,一个邮件有多大?并且是不有附件,那么就算关掉了邮件收发软件,那么附件是不是还在下载?股票交易,也需要做到传输和传送,而且这个软件又是怎么安装在他手机上的,单下载这个软件安装也要占用几千KB甚至几MB的流量,所以这3点都在用户的IPHONE上消化了很大(相对GRPS来说吧)的流量。所以,我只能说这个用户没有网络流量观念,特别象证券这样的软件,在没有去采取包月的形式下使用,流量能不大吗?

观点3:我查了一下浙江移动网站上的GPRS资费,200元就可以包2000M的流量,而且超过套餐流量后封顶500元。所以说,如果我只需要500元,就可以不限时间不限量的使用GPRS上网服务了。这个用户只能说他对资费的了解观念太差了。2000M按标准资费0.03/KB计算的话价值是61440元。

1M=1024KB,61440元=1024 * 2000 * 0.03

最值得怀疑的一点:用户称使用iphone手机进行股票交易,我敢问iphone上市多久,并且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iphone能有什么在股票交易软件呢?目前很多手机集成的证券交易软件都是专门定制的,不可能从网上下载,中国也有很多的证券交易机构,都用的不同的交易软件,苹果有在中国定制这些交易软件吗?

 

看到这两条新闻,不得不让我想到“响一声”。网络就是如此,很多无聊的人都喜欢借机来炒作。但是电信业重组在即,这些没有经过核实和确认的假新闻,分明在更加激化运营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实在是太无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