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一男回归是华为之幸吗?

(2006-09-14 10:06:03)
分类: 只是评论

    争论李一男是否会在华为担任虚职,跟当初猜测他是否回归可以合并为同类项。这是个无法验证的命题。对李一男来说,作出这样的选择可能是别无选择。
    然而,李一男事件,对华为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件幸事。
    从企业家的角度讲,任正非与李一男都算得上枭雄。从建立港湾与将其扶植到这一地步,李一男有意无意地复制着任正非的人生轨迹。确实,这不一定是有意的选择。
    对李一男来说,如果不回华为,他是否可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港湾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华为的威胁之下。它长得越大,华为的关注也越大。能做到这一步,不仅是港湾的一个极限,也是李一男的一个极限。
    这个案例会加剧华为对员工的管理风险。从李一男案到沪科案,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任正非的绝对意志。而对这两起案子中当事人的态度,更是体现了华为在市场上展现无遗的虎狼之风。李一男是华为中继任正非之后的又一个枭雄,何况如此,那么,华为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企业家和接班人呢?
    在过去的20年中,华为基本上可以说是任正非的企业,尽管他是被授权的经营者。在过去的20年中,任正非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可以使华为具备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雏形。但是,也是在过去的20年中,德隆、长虹不也曾证明过这一点吗?现在呢?
    如果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任正非与李一男正处于两条相似的人生轨迹的交错处。10年前,任正非就如同现在的李一男,处于企业家的鼎盛时期。管理学家将企业家的发展轨迹归结为五个阶段,创业阶段、引导企业步入成功的阶段、形成风格阶段、保守阶段、衰亡阶段。任老板正处于将自己领导的企业形成风格的阶段,华为也正处于又需要上台阶的关键时期;而李一男则正充满干劲与胆识而将港湾带上成功之路的关键时期。两人擦肩而过,却又如此相似。曾经被任正非视为接班人的李一男,有意无意地称为另一个任正非。
    华为有无数的规章制度,也有无数的条条框框,甚至《基本法》。但这些制度都明确地体现了任正非的个人意志。因此,华为还是一个人治的企业。这些制度无法保证华为始终能够保持上升态势,未能建立一个产权明晰的治理结构,是华为在接受无意之上的尊敬的同时留给外界的一个破绽。这不是示弱的策略,而是企业的致命缺陷。
    在一个强人统治的企业中,当管理者处于上升期时,企业就会上升。在这样的企业中,管理者个人能力的局限就是企业规模与效率的局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谁能够保证管理者始终保持这种上升态势呢?
    惟有制度,而且是无人能够凌驾于其上的制度。成功的企业是靠法治而非人治。即使建立起了一套成功的制度,企业依然需要一个能干的CEO,但绝不是像唐万新与倪润峰那个时期的那样的CEO。
    李一男回来了,不知是华为的幸还是不幸。对任老板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困难、痛苦而明智的决定。他的到来意味着一些东西,是延续华为的强人管理?还是会成为一个企业基业常青的发端?我们不知道任老板在想什么,但愿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华为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尊敬成功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