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伟业光能手机产品虽然刚刚上市,但《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却获悉,几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近期也将推出类似的产品,进军太阳能手机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太阳能手机及太阳能电池今后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多家手机企业的进入一方面能促进太阳能手机产品技术的升级,并可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知迅速催熟市场。但应该警惕的是某些厂商采取偷梁换柱、粗制滥造的做法将会搅浑这一新兴市场,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光能手机将成新热点
“过去一年间手机产业除了外观设计以外,没有什么革命性的产品出现,而恒基伟业的光能手机已经成为市场的亮点。”恒基伟业研究院副院长孙剑灵告诉记者。
据了解,恒基伟业最近上市的光能手机昶S116产品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机身表面全部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可随时为手机锂电池充电。在中午阳光的直射下,充电60分钟,可保障40分钟的通话。而在多云、阴天等条件下充电也可照样进行,即便在蜡烛光下也可充电。
“其实太阳能手机这一概念并不是恒基伟业独创的,早在几年前就有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展开了有关将太阳能技术移植在手机上的深度研发。”孙剑灵告诉记者。
据了解,日本三菱与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NTT
DoCoMo就先后在2005年和2006年推出两款太阳能手机样品,但由于其在太阳光下充电1小时只能通话1分钟或者几分钟,难以对消费者产生巨大吸引力,最终停留在实验室中无法推向市场。
另外,摩托罗拉近日也宣布该公司在研发一种将液晶屏幕和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显示出了国际巨头进军太阳能手机的勃勃野心。
“上述厂商虽然概念产品推出的很早,但却不能摆脱必须在阳光才能工作这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考虑到手机用户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是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所以产品没有真正的市场价值。”孙剑灵坦言恒基伟业的光能手机正是解决了手机在太阳直射的强光和办公室灯光等弱光下均可实现自由充电的难题。
国内厂商大举跟随
“未来两年内太阳能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对音乐手机、电视手机产品电池的要求日益增多,以及3G时代手机多媒体应用的需要,将太阳能技术移植到手机上恰如其分迎合了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给手机差异化产品带来了突围的新思路。
“今年超长待机手机热销,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电源待机时间长的手机产品的青睐。”恒基伟业品牌市场总监邓凛表示,“相信光能手机的推出也自然会成为一个市场的卖点,很快就会受到国内外厂商的纷纷追捧。”
这一话语随后在记者对国产手机企业有关太阳能手机产品的采访中迅速得到了印证。“TSD也十分看好太阳能手机使用方便、可持续使用时间更长等优点,已开始进行研发并取得了实质的成果,8月份将会推出太阳能电池手机。”TSD策略部经理邓伟杭说。
此外,海信、创维、夏新等手机厂商的相关人士均一致表示已经将太阳能手机产品列入了最新的产品规划之中,并有望在今年年底与明年年初正式推向市场。创维移动研发部某人士表示,随着国内太阳能硅片的成本降低、以及太阳能相关技术的成熟,未来太阳能手机、超长长待手机等产品将会叫好又叫座。
易观国际手机分析师张燕玲对此分析说,虽然利用太阳能给手机充电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但是手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任何产品都会被抄袭和模仿,所以恒基伟业所推出光能难以处于垄断性优势,很快就会有新的竞争者进入。
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太阳能手机及相关产品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这的确不是恒基伟业一家可以垄断的。”孙剑灵在欢迎更多竞争者参与共同做大市场之余,也担心有一些厂商采取偷梁换柱、粗制滥造的做法搅浑这个新兴市场,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孙剑灵认为未来手机的差异化竞争将直接表现在“硬件+软件”的较量上,即拥有自己核心专利和技术的差异化竞争上,太阳能手机技术将会帮助深圳宇龙、希姆通等设计公司与华为、中兴等国内终端厂商深耕海外市场,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尽管如此,孙剑灵随即话锋一转,也不无担心地谈道:“国内手机厂商跟风现象很严重,一般采取抄袭模仿的方式跟进市场热点产品,相信光能手机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绝非仅仅拿太阳能硅片往手机外壳上一贴,就可以号称太阳能手机产品,因此盲目上马会给这一市场带来打击。”
孙剑灵进一步谈道:“恒基伟业最近正在着手准备发起一个光能手机产业联盟,并和上下游手机厂商共同合作,大家在推手机太阳能技术取得更大突破的同时,谋求太阳能手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易观国际张燕玲最后谨慎地表示,为了防止害群之马的出现,当务之急就是相关企业应尽快制定出相应的企业标准,并通过产业联盟的推动使标准上升成为行业标准,以保证太阳能手机产品走向规模化、品质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上来,利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方式肃清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