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2024-07-28 17:35:12)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文物

分类: 旅行记录

【游记】20240428-0511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1

54日,出行第7日。

萧山区,杭州市下辖区,钱塘江南岸,与杭州市区隔江相望,以前为萧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永兴为萧山,因境内的萧然山而得名,因与杭州隔江,所以在历史上曾长期属于绍兴府,解放后的1959年,才成为杭州的后备建设、发展和支持之地,1988年设萧山市,新世纪初改成萧山区。

因与杭州市区隔着一条宽阔的钱塘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并未能很好地与杭州市融为一体,在杭州人眼里,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将萧山看得上,就如当年上海人看浦东、宝山、崇明一样。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经济腾飞离不开土地资源,这样萧山的地位得到凸现,1996年的时候划出三个镇(后转成三个街道)给了河对过的西湖区,不过西湖区可没能耐没本事运作和管理这块地,半年后这块地成了杭州市滨江区,完全独立的一个新的行政区域,并且还是国家级的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还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组成部分。国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完全成为一个真正的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的并不多,杭州的滨江区就算一个,目前的GDP已经排进全国区县的前二十余名了,注册企业数近1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600余家,上市企业近百家,在浙江省排名第一。

虽现在滨江和萧山已成两个行政区划,但绝大多数老百姓,无论是杭州本地的还是全国各处的,都仍将钱塘江南部的这片地区称为萧山、认为萧山,现在是滨江区的存在感还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

一早,蛋花汤圆作早餐,老姚让我们的萧山回忆总是甜蜜蜜的。

 

 

2

略有小雨,但影响不大,辞别老姚后,我们向杭州方向进发。

现在仍在五一假期中,杭州城中、西湖区域定是人多车堵,所以就计划在外围找几处算不上景点的国保看看,但想不到路上还是堵的很厉害,闲逛的几处也都只能是匆匆忙忙,打卡而已。

西湖西侧,诸多山丘形成半环之势,将西湖紧紧地裹入怀中,这一片的山峰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只有各个独立的山峰从古至今都声名远扬,它们是:孤山、三台山、夕照山、南屏山、宝石山、吴山、飞来峰、凤凰山、双峰和月轮山,而在月轮山下有一座著名的之江大学,现在为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江大学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前身为1845年于宁波创立的崇信义塾,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国内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因地处钱塘江弯曲处,成“之”字形,故名。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被拆分至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老校区则并入浙江大学,现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所在地。

学校之地,闲人免进,我等只能在外面瞄上一眼,留影打卡而已。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3

之江大学旧址附近不远处就是六和塔,建有六和文化公园,门票30元,老头免费。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峰下,是西湖景观中的佛教文化代表性史迹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是吴越国国王钱弘俶为镇钱塘江潮而建。后历经毁修,现存塔身为南宋遗物,塔刹为元代遗物,外部木构檐廊系清代重修,塔前石牌坊上有乾隆皇帝题额“净宇江天”。六和塔展现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富宗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双筒塔体结构对后世塔体式样产生了深远影响。六和塔在18世纪曾列入题名景观“杭州二十四景”,1961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4

六和塔前可观钱塘江大桥,这也是在中国桥梁史、建筑史上赫赫有名之物。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为钢结构桁梁桥,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88日,分别于民国26年(1937年)926日和11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但悲惨的是在同年的12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被设计者亲手炸毁,日占期间也仅修复了铁路桥部分,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7年(1948年)5月全面修复后再度通车至今,2006525日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9828月,我毕业去往安徽马鞍山工作,从重庆到上海时曾坐在火车上通过钱塘江大桥,那是我印象中除了重庆小南海长江铁路桥外所跨过的最大的江河铁路桥了,而钱塘江上的这座桥又要远比重庆长江上的铁路桥要长出许多许多。以后几次从这座桥上走过,都会让我兴奋地趴在窗户边看景想事。

原还想驾车走走大桥,但路上的车已经开始拥堵起来,杭州城快要沸腾了,我们还是赶紧溜溜边出城去吧。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5

西湖边、环山一带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梵天寺经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曾经的梵天寺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仅存一对残缺有损的经幢默默矗立,昔日荣光不再,梵音佛语不闻。

梵天寺经幢,两座,位处凤凰山麓,为吴越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佛教艺术结合的建筑。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鄮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到杭州,建南塔(寺)珍藏。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今梵天寺再度被毁、无踪,唯石质经幢虽受残,但仍存。

双幢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南北对峙,相距13米,幢高15.76米,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及幢项五部分组成。基座雕有覆莲、幡龙、菩萨像等。其上是八角形幢身,南幢身刻有《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北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20016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昔古庙之地今已成一所幼儿园,曾经的钟鼓梵音今已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所取代,而在其周边是一片平房区域,静谧、整洁,隐秘在茂林之中,夜夜可听涛声入眠,真乃一处神仙之地。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6

行车途中忽见道旁一碑,赶紧寻地停车,趋近一看,原来这里是临安城遗址,南宋皇城东城墙遗址之处,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碑上称:南宋皇城东城墙位于馒头山东麓,其南段地处馒头山路西侧的断崖上,其东侧即为中河高架,城墙遗址所在现为民居覆盖。2004年经初步调查勘探,现存长约390米,宽8.8-12米。城墙由黄褐色土、浅棕黄色和浅灰褐色等夯土构成,距地表深0.4-1.2米,厚0.55-1.7米,夯层0.15-0.3米,每层夯土中均夹有砖瓦碎片。东城墙有东华门,现压于道路及建筑之下。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7

而我们原本要计划去看的临安城遗址也是其中的一处子项,太庙遗址。这里建有太庙遗址广场,但今一半被栅栏围挡,一半为绿地,估计地面也都是几无痕迹可寻之态。

临安城遗址是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年)定都临安后,在北宋州治旧址修建的宫城禁苑。城址平面呈方形,方圆九华里,有三座城门,城内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主要宫殿区现均被深埋在距离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当完好。尚存的北宫城墙长100多米,东宫城墙长500米。南宋太庙遗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东麓,绍兴四年(1134年)立,大展七楹十三室,后各朝均有营造,供奉自太祖以下共十四位宋朝皇帝神位。遗址平面呈正方形,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围墙、门址等组成。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8

几处国保点虽不是热门胜迹、景点,但所行路上依旧是拥堵较甚,虽杭州城内国保甚多、名胜响亮,但都不是节假日游览参观的好选择,赶紧出城向西奔临安而去。

临安曾为杭州下辖县,今为下辖区。

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时称临水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因境内临安山而更名临安县。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先后合并於潜、昌化二县,1996年曾撤县设市,二十年后则撤市设区。

“临安”作为县名由来已久,而宋室南迁后于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并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府(杭州)。人们对“临安”又安在“杭州”头上的原因有三说:一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

临安的名胜古迹不少,城中就有两处国保,功臣塔和吴越国王陵。

临安城区东南角,一小山丘,名功臣山,俗称宝塔山,南缓北陡,山顶一塔名功臣塔,山下有功臣寺遗址,二者合为国保,另还有钱缪祖墓,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功臣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为砖砌仿木构楼阁式,方形平面,五层,底边5.36米,通高25.30米,中心有地宫,凿石而成。功臣塔是吴越国较早的佛塔,其构造在继承唐塔形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掘也证实功臣寺为吴越国王钱镠“舍宅为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研究钱镠和吴越国时期的佛教寺院演变规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9

临安市区中心处,有吴越国王陵,也称钱武肃王陵,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的陵墓,为浙江省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后与其整个王室钱氏家族陵墓一起(吴越国王钱镠墓、钱宽及水邱氏夫妇墓、康陵以及吴汉月墓)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镠(852932年),临安人,吴越开国国君。唐末拥兵两浙,统12州,封吴王、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自称吴越国王。其在位41年,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对内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钱镠的政治举措使吴越成为五代十国中较为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在两浙一带名声卓著。而其后人也遵循钱镠的遗训,始终贡奉中原王朝,行“善事中国”之方针,恪尽臣礼,保障了吴越国的和平安定,而末世吴越国王钱弘俶更是顺应时势“纳土归宋”,使国家“不被干戈”而实现和平统一,从而造就了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传奇。

钱镠墓北依一座小丘,太庙山,墓上为大型封土堆,墓前原有神道,长300米、宽80米,列石狮、石羊、石马、石虎、石翁仲、华表和享堂(钱王祠),今仅有部分残石件,地面建筑多为新建。墓前尚存清道光年间大碑一通,阴刻“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墓东侧有钱王祠,新建,宏大气派,前还有大型建筑基址遗迹,今皆已以示意性复原方式进行展示。

而在杭州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公园内还建有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新世纪后重建,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安城中两处国保皆为免费场所。

游览途中,数度遇雨,浑身上下湿漉漉的,但仍未能浇灭欢愉之情。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10

当日宿御花园大酒店,其位于景杉路和水杉路交叉口,附近有特色的小馆不少,刚好附近不远处还住有一位朋友,再度欢聚,把酒言欢。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游记】20240428-0511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环游07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