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2024-01-29 20:19:13)
标签:

怀念

历史

重庆

分类: 重庆影像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1

道路是连接两地以及沿线之间的重要存在,一条道路,或者说一条重要的道路,带来的是商贸往来、带来的是文明传播,带来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山城长江之南的南山上,就有一条古道,将重庆城与中国西南各地紧密相连,其也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路”,为“南方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渝黔古道”,而其前端一段被称为黄葛古道。

黄葛古道,乃巴渝第一古道,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古巴渝十二景之一,至今逾千年历史。其起始于海棠溪码头,沿着南山一路向上,最后达到黄桷垭,是历代商贾往来重庆和外地之间的必经之路。而位于南山之上的黄桷垭城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黄葛古道,才逐渐成为一个兴旺之地,其经济活力和名声久久不衰,而今更是经过了全面整修,以完全崭新的面貌在现今社会中闪闪发光。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今日,无论是商业往来还是走亲访友,早已不再需要古道的加持,古道也早已不是人们往来必不可少的交通线路,而是成为了市民和游客的休闲之地,通过这条古道往来于南山,既有爬山寻古的乐趣,也有林荫山涧的野趣体验,让身心得到别样的满足。

每次回渝,总是要走走这条古街、老道,虽有时觉得腿脚不便,那也可以直接从山上顺梯道而下,逛完黄桷垭老街后一路下行,最是休闲散漫时呀。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2

很多年前古道就开始进行了修缮开发的建设工作,至今仍未有完全结束之像,只是古道上端的黄桷垭老街基本上修整完毕,虽然启用了较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模式、也较大较多地使用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但总体来讲还是保留了较多较大比例的传统建筑式样和工艺、材料,整体风格未有出格的变化,还算是文化遗产保留较多较好的典范吧。

而古道一路未能有更多增添,以前曾经伴随古道的许多残房破房危房等虽已拆除,但暂且并未有新的规划和建设实施,也希望将来的规划和建设能紧扣古道的风貌风情,真正让这条休闲古道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古道虽受到横过南山的高速路的影响,但浓密的树林还是能让这里绝大部分的地段都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幽深。

古道多由石阶组成,曲曲折折,迎合着山势。石阶的历史从数十年至上千年,部分地段台阶是直接在裸露的山岩上开凿出来的,还有部分被专业人士推断为战国-秦朝时期南方的五尺道,虽真假难辨,但2000多年前确实是出现过大规模官筑道路的记载。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3

201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黄桷垭及涂山传统风貌区”公布为重庆市传统风貌区,并挂牌保护,其介绍上称:黄桷垭及涂山传统风貌区位于南岸区,东侧临崇文路,西以内环快速路为界,南以黄桷垭古道南面自然山脊为界,北至涂山寺北面自然山脊为界,风貌区面积约为96公顷。涂山到黄桷垭一带是大禹治水古遗存地,自汉代以来积淀为宗教场所密集地区,老君洞道观及石刻题记、涂山寺等建筑群建造精美,依山就势分布,是重庆宗教风貌的主要实物遗存。黄桷垭地块保留了一段渝黔驿道风貌街区,见证了重庆渝黔驿道盛衰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

老街周边除了具有巴渝文化的显著特征之外,其驿道文化、抗战文化、自然山水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都是很有历史底蕴的。

这里是历史、文化、生活三个维度紧密结合之所。

古道的明珠自然就是黄桷垭老街,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惊艳的建筑效果,深受市民游客的青睐,成为了休闲度假必去的打卡地,以“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为文化主线续写老街昔日繁华。

这里曾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出生地,三十多年前就曾去那里寻过三毛旧居,几乎问遍古街上所有商家和住户,基本都不知道,甚至三毛是谁都不清楚,时至今日三毛已经成了黄桷垭甚至是重庆的一张耀眼名片。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4

下山之途原本是想从涂山寺旁的小道下,到那里一看,曾经被封许久的前往铁桅杆的一条道已无任何围挡,遂踏步而入。这里也是南山一棵树公园的一处后门,维修闭门多年,今虽维修建设已毕,但不知为何门敞而无收票的工作人员,那就不客气了。

一棵树景观园旺季门票30元,淡季15元。

铁桅杆为明代四川总兵刘綎所立的的一根生铁铸造的铁柱,高10.5米,直径0.17米,历经300多年日晒雨淋,至今仍无锈迹。清代,在铁桅杆前建有一处揽胜亭(澄鉴亭),是观重庆美景的绝佳之地,曾有大量文人墨客登临此地并留下诗文。大炼钢铁及文革时期,铁桅杆曾遭破坏,只是因为其深埋地下,才得以保全,才成为了今日之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今日所建粗鄙的揽胜亭基本已不能再观江景,四周茂林几乎完全遮蔽了视线。

园内行台阶道可至一棵树观景台,数层楼高的观景台似目前不再开放,也不知是不是晚上才开。

观景台前另有地面观景平台,无遮无挡,视野开阔,山水城市的壮丽之景一览无余。

公园门旁有台阶道下山,此为庆乡亭步道,半途中有一庆乡亭,故名。

步道尽头,上新街,行程完毕。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重庆影像2024-15】·黄葛古道-铁桅杆-庆乡亭步道(202401)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