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影像370】·黄桷坪-川美老校区(202302)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重庆 |
分类: 重庆影像 |
【重庆影像370】·黄桷坪-川美老校区(202302)
(1)
四川美术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是中国培养高层次美术人才的摇篮和推进高水平艺术研究的重镇。其创立和发展可追溯两脉,一脉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归国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另一脉是1949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在重庆黄桷坪组建成立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3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五大美院之一。
近年来,川美在虎溪大学城建成新校区,还准备在悦来建面向未来的校区,而旧的黄桷坪校区部分依然在用。
老川美所在的黄桷坪地区为九龙坡区临江地带,曾一度为工矿企业和仓储单位的聚集之处,重庆发电厂也位于其间。改革开放后,许多老旧厂矿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被社会淘汰,而另有一些则搬迁它处,所以这里曾一度成为了城市的犄角旮旯,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破旧衰败的街区和当地脏乱差的城市形象一直是当地政府和驻地居民的心中之痛。2006年,四川美院和区政府决定采用涂鸦艺术手段美化临街房屋立面,给黄桷坪的老旧街道注入时尚活力的创新思路,在美化街面的同时加强环境改造和整治,将整个地区的业态及资源向文化艺术产业方向聚集和发展。就这样启动了黄桷坪涂鸦艺术街建设项目,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涂鸦街。









(2)
近几年似乎大型的墙面涂鸦活动已不再进行,而小型的、自发性的、胡乱发泄一般的涂鸦活动泛起,到处乱涂、瞎画,反倒有了一种“烦躁”、“厌恶”之感。
涂鸦本是艺术与生活的象征,虽也是一种情绪和念想的宣泄,但其表现手法还是很艺术性的,表面感官上有些杂乱和无序的堆砌画面、割裂画面等其实还是蕴含很多艺术的张力、艺术的想象和艺术的表达。可要是在墙上乱涂乱画,不分场所和环境,那就会有由乱而生恶的感觉了。









(3)
感觉最早一批的涂鸦墙画还是带有一定的创作目的和设计的,有些也尽可能和街道上既有的商业业态和居住环境相适应,作品中很少有感觉恐怖的作品,颜色也不走极端,真正将涂鸦作为艺术作品去呈现。
街面上有一家交通茶馆,号称是重庆唯一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这话肯定是有些托大。原本也都快要闭门撵客了,后来常去茶园采风的川美教授、画家陈安健出于保护茶园原生态的初心,开始资助并承包了茶园,并更名为“交通茶馆”。以老地方、老建筑、老风格、老茶客的方式,使得“交通茶馆”独特的市井生态和艺术氛围得以延续至今,不过这种模式估计也难成气候,不知这样的经营方式和环境究竟还能保留多久。









(4)
在美院北侧的一条岔街上,墙面涂鸦更是生猛,此街似要有改造的动作,所以可能街面上的商家也不大在意涂鸦客的这顿猛造胡画,层层叠叠的涂鸦就好似愤怒的人在声嘶力竭般地呐喊。画虽无声,但观者似乎能听见有杂乱的声音不断冲击心灵、充斥大脑。
街面上的一些商家也在出售笔墨油彩,满足游客们手痒的需要。
黄桷坪的涂鸦街虽早已名声在外,但似乎已经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有点变味的文化艺术街区真不知将走向何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