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2022-09-27 19:11:41)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文物

分类: 旅行记录

【葫芦盯看文物】20229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1

914日,星期三,第三天,行程365km

盱眙县,江苏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本身名头不响,少有人知,最为人所熟知的则是洪泽湖和小龙虾,而北京的簋街也应对小龙虾产业的兴旺做出过重大贡献。

查资料才知,盱眙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是挺丰富的,曾获“中国旅游强县”的称号,也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历史上最显赫的就是其在汉代建州,并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我怎么印象中朱元璋的故里在安徽的凤阳呀?),这里还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后世虽多有废置之反复,但从根上讲其建县的时间和县名的使用在中国都应该是最早的一批了,县名能使用至今也是比较罕见的。而在楚汉之际(前208年),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曾短暂建都于盱眙。

另从历史上看,盱眙主要是属于安徽管辖,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洪泽湖的管理而将其划归江苏省,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还曾一度合并到六合专区,而今六合专区成了南京市六合区,而盱眙又回到淮阴(现淮安)。

今洪泽湖地处江苏的宿迁和淮安两市的多个区县中,而洪泽湖大闸蟹也是不逊于阳澄湖大闸蟹的极品。洪泽湖号称是中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水质优良,这里生长的大闸蟹也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蟹壳上有字母“H”的形状,也被称为洪泽湖天然“地理标志”。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原计划在洪泽湖畔扎营一夜,但反复观看影像,这里的湖边多无堤坝、堤路,沿湖边多为沼泽、湿地或池塘水面,较难找到合适之处,加上天已黑尽,寻地多不方便,所以当夜就在明祖陵外面一处河道的小河堤上支帐,哪成想夜半之际和清晨时分还有勤劳的村民驾小三轮劳作,两次挪车,还不小心将车蹭在路旁挡板上一下。

当夜,有小雨来袭,旷野之中听闻雨打帐篷之声,憨睡入梦而神游江河湖海,别有一番滋味。

清晨,天尚未明之际,又一次爬起挪车,此刻随意全无,赶紧爬起收拾东西,好在赶在了雨大之前钻进了车中。

时间尚早,但雨中枯坐也不是办法,就围绕明祖陵兜圈子,直接开车进到陵区前的停车场处。

明祖陵是朱元璋追封并重葬其高祖、曾祖、祖父所修之陵墓,洪武十九年(1386)初建,经历代扩增,形成三重城墙的宏大格局,这里是朱元璋祖父的实际墓葬和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沉入洪泽湖之中。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而在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后引起考古专家注意并认定为明代第一陵-明祖陵。1976年开始修复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外开放,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水位下降后,又有更多的陵寝建筑出露。

而安徽凤阳也有一座庞大的明皇陵,也号称明代第一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母修建的陵寝,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按帝王规制建设,其神道上有石像生32对,则为历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年出游曾在门口打卡留影。

盱眙一地,三处收取门票的景区景点,明祖陵50元、第一山30元、铁山寺50元,三地联票则为100元,而对盱眙本地居民和常驻人员则实行免票,感觉受到了一点点的“歧视”。

景区两个多小时以后才开门,我们自然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后有工作人员一阵狂吼,也没听明白啥意思,大概是轰人吧,遂离开了这里。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2

早餐去到第一山景区对面街边店解决,犹豫再三决定首度花费门票进去一观,看看这个号称第一山的小山岗究竟为何口气如此之大。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不过因时间尚早,先去附近的泗州古城遗址一探。

世人多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出生在濠州钟离,也即今之安徽凤阳,这也得到了许多正史的肯定。而一首流行于安徽凤阳、江苏泗州、盱眙一带的安徽丐帮歌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打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更是让这种说法深入人心。但是,在江苏的句容、盱眙、沛县和安徽的明光等地域,直到二十世纪末,还都流传着大量关于朱元璋是他们家乡人的民间传说。

实际上凤阳府这个行政区划名称,是在明洪武七年(1374年)以后才有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做了六年皇帝了。

泗州是个很古老的地理称谓,其历史渊源,据说可追溯到遥远的南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以前),而其旧地,就在今江苏盱眙县城附近。1374年(明洪武七年)进行了一次新的国家行政区划调整,人为地将此前的濠州、泗州、钟离、盱眙古地名(当时多已不用)所管辖的地域,一并划入了新设置的凤阳府(这是朱元璋非常看好的一个地方,还在凤阳建明中都呢,后因风水不和作罢),这样明、清两代的官方文献记录中,朱元璋的出生地就一步步导向了安徽凤阳,而与其实际出生地的江苏盱眙(泗州)也就渐行渐远了。

皇祖陵附近有淮河经过,其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而在当代则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江,流域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以废黄河为界,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干流全长约为1000公里。

在这附近有个淮河镇,以江河湖海作地名的应不多,此为特例,也许是个新名。淮河在此已呈多条河流、主副河道之势,镇区主体部分夹在两条河道之间,或可称其为位于河系的“岛”上,其也为古临淮县和泗州的所在地,历唐、宋、元、明、清,建制基本未变。

此处有古泗州城遗址,按导航指引冒雨至此,结果啥也未见到,仅见坑塘、耕地和一些简介标牌,文保碑虽有但未寻见。

斯飞上介绍:泗州城遗址作为古遗址历经唐-清,其中有约六分之一的面积处在淮河及其支流的河道里,因淤垫较深,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泗州城遗址是在1999年第一次勘探中发现的,总体轮廓呈椭园形,东北部为一望无际的洪泽湖,东南隔淮河与第一山、宝积山等山地相望,正北方有明代第一陵即明祖陵。泗州城有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遗存。

泗州城也被称为“东方庞贝”。

现场展示牌上介绍:

泗州始设于北朝时期的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州治初在宿豫(今宿迁),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移临淮(今天的位置),有东西两座土城,中间隔汴河(通济渠一段),由汴泗桥相连。唐宋时期泗州城面积在2.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5万上下,高于同一时期江淮重镇扬州的人口。宋代泗州还设转运仓、粮料院、堆垛场等国家运输机构和设施,使泗州成为北宋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明初东西二城合二为一,更土城以砖石,建内外两道城墙,周长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泗州城有城门五座、敌台六座。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灭顶之灾,此后泗州地方官员仍然坚持在城门楼上理政达11年。康照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2010年,南京博物院启动对泗州城的全面调查勘探,古泗州城千年辉煌而又沉重的历史风貌重新浮出水面。2013年,泗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泗州城遗址被洪水埋于地下300年,经过近5年的发掘,揭示了香华门及相连南城墙构筑而成的月城、汴河、观音寺、东西大街、灵瑞塔及普照王寺局部等建基址,测得穿城而过的汴河宽50米,灵瑞塔塔基直径40米,并且解剖发现地下由唐至清各时期遗迹叠加,厚达6-8米,出土大量文物。泗州城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不断修固,特别是宋明两代中国全省历史阶段的规模化建设,其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城市生活、淮河文化、运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唐龙朔初(661年),西域僧伽大师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建寺院,在其院落下挖得古香积寺铭记与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寺院取名普照禅寺,后“照”字是天后庙讳,改为普光王寺。唐景龙二年(708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道场,尊为国师,因久居泗州,又享盛誉,故有泗州大圣美誉。至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二日,泗州大圣于长安荐福寺坐终。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偶尔大风焱起,臭气遍满于长安,中宗受高僧建议,心许其回泗州安葬,其臭顿息。顷刻之间,奇香郁烈。至景龙四年(710年)五月,泗州大圣遗体被送至临淮,从泗州城西南角新开一门,迎接泗州大圣遗体,起塔供养。泗州大圣平生化现事迹甚多,在佛教界广为流传,被人们传为观音化身。五代时有皇帝下令,全国所有佛教寺庙都要供奉泗州大圣像。宋代以后,全国到处都建泗州塔、泗州庙、泗州寺。泗州普光王寺成为佛教信徒崇拜圣地,唐宋两代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而且排行第二;一是五台(文殊菩萨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

泗州古为淮上名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定名泗州,唐玄宗时对泗州州治由宿预县迁至临淮县(盱眙淮河镇)。隋朝开通济渠(汴河),取道淮河经邗沟和长江入江南运河,隋唐大运河由此形成。汴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穿泗州入淮。隋都大兴、唐都关中、宋都大梁、东南漕运都需经扬州、准安溯淮水经泗州入汴河。泗州由此成为隋唐运河上最重要的漕运枢纽,繁荣千年。凭借水陆要冲、漕运重镇的地位,泗州城在唐代为“水陆都会”,在宋代为“南北咽喉”。唐代汴河段漕运量,年平均为三四百万石,最高年运量六百万石,到北宋更是达到年平均六百万石,北宋时期有官船6000多艘,其中5000艘左右经停泗州,全国85%的物资通过泗州中转到京城。唐宋时期泗州城面积在2.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5万上下,高于同一时期江淮重镇扬州的人数。客运量也极为可观,南来北往都经泗州,于是泗州城出现了“官舻客扁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的景象。宋代泗州还设转运仓、粮料院、堆垛场等国家运输机构和设施,使泗州成为北宋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再加上黄河夺淮,泥沙淤塞汴河,泗州商贸运输地位急剧下降。康照十九年(公元1680年),泗州古城沉没于水底,埋入泥沙中300年。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3

作为景点,盱眙第一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作为文物点则冠名为“第一山题刻”,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盱眙建县于秦,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当时县治设在山上,张目为盱,直视为眙,寓意远瞩,县名由此而定。第一山原名南山,又称都梁山,平原淮河边的一座小山丘。相传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从汴京南航,一路平川,入淮时初见南山,惊喜之下,即兴赋诗:“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手书“第一山”三个大字,勒之于石,自此名声大噪。宋元以来,大量的文人墨客、翰林学士、官府政要、商贾巨子都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碑碣,其中不乏苏轼、陆游、杨万里、米芾等名家之作,并陆续建起了孔庙、淮山堂、翠屏堂、明伦堂等建筑,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山的知名度和价值,而米芾所题著名的盱眙十景诗中有六景全在此景区中。

苏东坡高光之时曾先后任杭、密、徐、湖四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陷,其后屡遭贬谪,曾在最低谷时赴任汝州,千里跋涉至泗州时举家重病,幼子去世,资用花尽,困顿滞留盱眙时多次游历南山,留下多首感人的诗词作品,此皆为此地增光添彩。

现存的第一山题刻有摩崖88块和碑碣78块,记录了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名家、政要的手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正、草、隶、篆、行五体书法石刻艺术堪称国之瑰宝。

门票30,老丁持证减免一半。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4

盱眙一地,三处国保转完,立马踏上高速,再度向南而去。

南地,最大的城市就是南京,原有计划在南京外围不甚堵车的地方转几个点,像南京长江大桥、雨花台烈士陵园、七桥瓮、中山陵、明孝陵、南唐二陵等都在列表中。但后闻南京可能有零散的疫情,就赶紧绕城而过驶向安徽的马鞍山。

马鞍山是我开始工作、真正踏入社会的第一站,1982年毕业后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了三年,它是我开始工作的起点,现在是我工作谢幕的时刻,很想去看看那里的一切。

第一站是长江边的采石矶,里面的太白楼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进园之前,先在路边面馆解决了午餐问题。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的故事遂得名。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僧人掘井时得到五彩宝石,于是改名为采石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其险峻山势、绮丽风光、众多古迹居三矶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誉。

中国很多词语含义深刻,网上查知:一面临水叫岸或滩;两面临水叫湾;三面临水叫渚;四面临水大的叫岛、小的叫礁、上面住人的叫洲;石头多的叫矶;河流大的叫江;小的叫河;东西向的叫塘;南北向的叫浦;深的叫湖;浅的叫荡。三面临水面积大的称为半岛;密集的岛屿称为群岛;成线状或弧状排列的称为列岛;水边岸边称为湄;水中的小块陆地称为沚;水的边际称为涯;小水坑称为洼;小而深的水称为潭;大而深的水称为渊;水草茂密的积水地带称为沼泽;河边的空地称堧;人工挖掘的排水道称为渠;人工开凿的大型功能性河流叫运河;临水或水上供人休息赏景的亭台叫榭;较低的挡水构筑物叫堰;相对堰高一点的叫坝;江河沿岸停靠的码头叫埠;停泊大船的江海码头叫港 ……

以前小小的主要以太白楼为核心的采石矶现在扩展建起了面积近4平方公里的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估计收费的景区部分也要占地近半,其西南两侧临长江,东北两侧则被锁溪河包裹,景区外这主要是新建的采石古镇。

景区门票68元,售票的小姐姐犹豫着老丁证件上还差一个月的时间,但最终还是半价放老丁入内。

景区中虽则风景甚佳,尤其是在雨中更能体现一种江南别具特色的韵味,但我等目的比较单一,无暇过多地顾及其他,只能认准首要目的地太白楼而去。

景区太大,北门入而要进到南侧的太白楼单程近2公里,不过景区内有观光车服务,单程20,双程30,想坐车但无人买票。

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清中期损毁,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太白楼坐北朝南、倚山面河,由主楼、李白祠、东、西厢房组成三进院落。太白楼主楼为三层楼阁,高十八米,重歇山式屋顶,穿斗木结构,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李白祠为穿斗木结构,祠前筑东西走廊,与太白楼二层联为一体。东、西厢房分列于李白祠两侧,为穿斗木结构。太白楼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楼檐下高悬“太白楼”匾额。

太白楼是我国现存建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影像最久远的纪念李白的古建筑。它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长江三楼一阁”(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似有傍大款之嫌),2013入列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其实作为一座5A级的景区,里面的内容和价值还是极高的,只是我们实在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最想的就是沿江边栈道走一遭,真真实实地感受临江石矶的味道和风采,不过江边早已被锁闭,这让我们觉得很是遗憾,而再走回头路的方式更让我们觉得郁闷。

园中还有李白的衣冠冢,真假不知。而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此,这到是第一次听说。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5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创建于1963年,是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科研院所,也是我国冶金矿山领域大型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曾挂牌“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院址由湖北路9号整体搬迁至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路666号,而原址现在似乎成了创客大厦。

按导航指引,跑到了新院址附近,一栋高楼耸起、大字招展,但周围道路施工建设,难以近前,只能遥望一眼后转头离去,无欣喜无伤悲,那曾是旅程和生活中的一站,还不是老站。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6

当涂是马鞍山下属的县,位于马鞍山市南,也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小城市,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拥有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而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已成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

李白在唐宝应元年(762年)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为李白族叔,李白在穷困潦倒之际投奔于此)将其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从此,诗仙就安息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其墓地也成为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李白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极负盛名,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以其充满浪漫、灵动色彩的诗作,通过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反映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崇尚大自然的情怀,他身后是为我们留下了九百多首诗的文化遗产。

时间已晚,景区即将闭门,我们也就没有思前虑后考虑是不是要进去,门口留影后再度上路。

李白号称诗仙,据说要喝好了才能出好诗,传李白是喝高了跳入池塘捞月时死的,看样子酒可不是一个好东西呀。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7

此刻时间已晚,天也渐黑,不是考虑去哪玩到哪看的事情了,而是要准备晚上扎营或住宿的问题了。

今日一路多有小雨相伴,所以也未进行采购,最终一咬牙一跺脚,住店去也,遂直奔宣城城中。

原本在城中选好一家宾馆,但好不容易将车挪进狭小的院中时老板很抱歉地告知这个小院因是多家单位合用,不让停车,无奈只得另寻到宣城宝城宾馆住下。原本还在纠结没有三人间咋办之际忽然受到启发,搬个垫子进屋不就得了嘛,此后多次住宾馆皆如此办理。

天下雨,扎营不得、动火不成,只能餐馆中腐败一下了,而且往后多次住店时腐败程度逐渐升级。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葫芦盯看文物】2022年9月5000公里环游记(3)·盱眙马鞍山宣城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