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记录】阿勒泰地区12(金山岩画)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文物 |
分类: 文物记录 |
【新疆文物记录】阿勒泰地区12(金山岩画)
(1)
新疆阿勒泰地区博物馆目前正有一个《金山岩画专题展览》,主要介绍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岩画,为观众展现了“阿尔泰山千里岩画长廊”的壮丽景观和两三千年前古代先民们留下的岩画艺术和社会场景。
金山岩画大多分布在季节性的山地草场带,多为低山带或中山带,可占到岩画分布的80%以上。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阿勒泰地区共发现岩画125处,主要分为岩棚岩画和岩壁岩画2个类别。岩棚岩画,又称之为洞穴彩绘岩画,其中阿勒泰市2处,哈巴河县5处,富蕴县2处,青河县2处,共计11处。岩壁岩画共计有114处,大多数的岩画点的画幅在几十幅间,个别的有数幅或十余幅,最多的达到400余幅。图案多为动物,也有人物等。动物多北山羊、牛、鹿、狼、骆驼、马、野猪等,人物有射手、舞者等,表现的场面有狩猎、战争等,还有太阳、车马、车轮等形象,以及一些抽象的图案。金山岩画的年代最早可至旧石器时代,这是岩画的创作初期,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是岩画的盛行时期,随后逐渐衰落。在阿勒泰地区保留比较多的青铜时期和铁器时代的岩画,是金山岩画的精华所在。阿尔泰山脉绵延约2000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约500余公里,在这座山脉峻峭伟岸的岩石上,保存有2000—3000余年前的古代人群留下的岩画。从吉木乃县、哈巴河县直到阿勒泰地区最东部的青河县,每处山上几乎都有岩画,这片山脉因此被称为“阿尔泰山千里岩画长廊”。
岩画,指镌刻在岩石、石壁面或独立岩石上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也可以包括岩石等上面的彩绘,从旧石器时期开始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制作。远古时代起,岩石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古人用他们精心挑选的坚硬岩石或者其他工具,在选定的岩面上通过凿刻、磨刻和涂画,来描绘自己的生活,或者描绘各种想象和愿望。史前时期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它不仅涉及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同时,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的语言打动人心,甚至可以说是留给后人最直接的语言。
阿尔泰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古以来就零散分布着众多的冬、夏牧场,这些牧场从阿勒泰地区到塔城地区,再到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县,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县,伊吾县,虽然都是不连续分布,但都是新疆重要的岩画分布区域。在这些地域分布的岩画,既有其特性相近的地方,也有其不同之处,新疆目前发现的岩棚彩绘岩画,都集中在阿尔泰山山脉中,岩棚彩绘岩画中多见手掌纹和简单线条组成的抽象人物;凿刻的岩画多北山羊、鹿、车、马等图案。































































结束语
金山岩画是新疆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狩猎祭祀的产物,具有狩猎祭礼的巫术意义,反映了狩猎居民最初的心理以及信仰,是狩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并且存在了很长时间,深刻影响了青铜时代、原始农畜业经济时代,以及早期铁器时代以来居民的生活。金山岩画整体构成了长达1000多里的岩画艺术长廊,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世上罕见的。目前,金山岩画被越来越多的史学界、考古学界、美术界的中外专家所瞩目,对它的发现和研究方兴未艾,不断深入,金山岩画是山地草原文化的精髓与艺术瑰宝,值得我们好好地去保护与研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