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记录】伊犁记录10(霍城闲逛)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文物 |
分类: 文物记录 |
【新疆文物记录】伊犁记录10(霍城闲逛)
(1)
5月12日,在完成了伊宁市附近的几个点的工作后,我们西行来到了霍城县城,入住到朝阳北路上的金沙大酒店。其实,两地相距不远,也就四五十公里的距离。
霍城县位于伊犁河谷西北部,总面积3184平方公里,是一片很有故事的地区。
此地在西汉之前(公元前3世纪前)为塞种人居住。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乌孙国的势力已控制伊犁河北岸,县内辖地属乌孙国。公元4-5世纪,乌孙在占据漠北草原的柔然的打击下,部分南迁葱岭(今帕米尔)山中,伊犁河流域为后来兴起的悦般所占据。隋开皇二年(582),突厥分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占据乌孙古地,霍城为西突厥牧地。唐显庆三年(658),唐朝击灭西突厥汗国,在伊犁河流域设立昆陵都护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今霍城县境为昆陵都护府属下的双河都督府之地。9世纪后期,葛逻禄首领毗伽阙·卡迪尔称可汗,建立喀拉汗朝,霍城属其领域。13世纪初,臣属西辽的葛逻禄部在今县城西北(六十一团场)建阿力麻里城。宋嘉定十二年(1219),蒙古成吉思汗西征,二子察合台负责开凿了今果子沟的通道,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将伊犁河流域分给察合台。元至元十二年(1275),忽必烈为统治西北地区,在阿力麻里城设行中书省,皇太子北平王那木罕任阿力麻里总督。元延祐五年(1318),东察合台汗国定都在阿力麻里城。在元代,阿力麻里城一直是中亚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东西交通的枢纽。明永乐六年(1408),瓦剌进入新疆地区,其势力逐渐扩展到伊犁河流域,今霍城县境成为瓦剌游牧地。明崇祯十六年(1643),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率5万人征服中亚地区,霍城属准噶尔蒙古统治。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1762年在乌哈尔里克地区筑绥定城,任明瑞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掌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军政大权。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伊犁河北岸筑大城(今惠远镇老城村),乾隆帝亲赐名曰“惠远”。从此,伊犁将军移驻惠远城,惠远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率百营兵马进疆,通过武力和谈判在1881年和1882年分别签定了《伊犁条约》和《中俄伊犁界约》,收回了伊犁地区,但霍尔果斯河以西共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被迫划给俄国,还对俄进行了赔款和给予俄国商人进行贸易的种种特权。光绪十年(1884)设新疆省,新疆的政治中心由惠远移至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仍设伊犁将军,管理伊犁和塔城的军政事务,最主要的是守边、戍边。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888-1-31),清廷批准设伊犁府,驻绥定城,设附府一县,名绥定县。民国三年(1914)将绥定县二道河以西区域划出,设置霍尔果斯县,县城驻拱宸城。解放后霍尔果斯县改称霍城县,1966年与水定县(绥定县)合并后,治所移至水定镇。
2014年和2015年,分别从霍城县析出霍尔果斯市和可克达拉市(兵团市),自此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不过行政区划调整还是以服从国家经济、安全的宏观战略考量为目的。
霍城县城不大,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朝阳北路和朝阳南路)将整个城域串了起来,而且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城东和城南为新城之地,街巷横平竖直、高楼广场密布,而城西一地当为旧城所在,街巷沟渠蜿蜒、平房密匝。
霍城县城地理位置极佳,城北为一个小山丘,遮挡了北面的寒风,成了霍城城区名副其实的靠山,而城南则为伊犁河谷,背山面水让这里自古就为伊犁地区上选之地。
北山之上建一个小小的公园,建亭阁以登高远望观景抒怀,山上还有一个长远洞,不知是何时所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山上还有一个保存较好的小古堡,名惠远新古城,为区保单位,只是周边为部队营地,未敢近前。










(2)
城东一地虽多为新城,但其中隐匿一座水定陕西大寺还是很有份量的,感觉其古味古韵远较新疆一地的很多清真寺为甚。
陕西大寺位于霍城县水定镇东关柳村巷西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一小寺,清同治年间当地教民集资以陕西化觉寺为样板,对寺院进行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由山门、横廊、南北厢房,礼拜寺大殿等部分组成,具有典型的清代西北古建筑特点。
水定陕西大寺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位略低,残旧少有人理会。









(3)
城区西侧,原应不为城区部分,似为多个村镇组成。
虽街巷弯曲、房院凌乱,但临街面涂漆挂彩,鲜艳的颜色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也极符合新疆的地理和人文特征。
墙有色,天地明快,人心舒畅。









(4)
这里不单是色彩斑斓,而且房院的修造也比较随意,居民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喜好来重建自己的宅院。虽没有强制性的整体规划和统一的建房要求,但正是这种无序中透出了无限之生机,产生出了差异化之美。










(5)
不过毕竟是平房区、准农村地界,这里的房院中空置不少,外出讨生活或者生活富裕后的居民们已渐渐离开了这里。
空寂中,多少还弥漫着一点点哀伤的味道。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