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游记22】·北京京密引水渠20210623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大运河 |
分类: 行走大运河 |
【大运河游记22】·北京京密引水渠
(1)
近期,气温高企,晒的人也都快蔫巴了,成天无精打采的。原本想着周末能跟上一支队伍,出去透透气、出出汗什么的,不想有件急事,临时出差一日,紧赶慢赶周五回转时,上山的队伍早已出发。
无奈之下,窝家一天后周日出来走走,北京水系的上半段部分,著名的京密引水渠上走一段。
京密引水渠顾名思义就是将密云水库的水引进北京市的一项引水工程,1958年密云水库开工后,北京市就开始规划引水进城的问题,当年国家远景规划中曾有修建京津、京秦、京广大运河的宏伟设想,故此最早的京密引水渠是冠以京密运河的名头来设计建设的,按照既可输水又可通航的要求。运河自密云水库向西南而下,过怀柔水库坝下,穿温榆河各支流,绕昆明湖西南,直抵玉渊潭,与永引干渠会合后,再进入西便门与前三门护城河、南护城河连接,最后流入左安门龙潭湖,准备与未来的京津运河沟通。选线和初步方案都已经完成,但遇上1960年华北地区大旱,专家预测1961年上半年官厅水库就已经不能维持首都用水的需要,为此北京市紧急在1960年冬至1961年春开建引水工程,并修改计划不再考虑通航,改称京密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建至昌平西崔村。1965年北京地区又遇大旱,为此再度续建京密引水工程二期,引水进城至玉渊潭。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市自来水厂主要使用南水替代密云水库向北京城区供水,另一方面通过京密引水渠反向输送南水至密云水库存蓄。
当年元大都军民口粮多是通过漕运由南方经京杭大运河输送至城内,为解决元大都的漕运问题,忽必烈命郭守敬为治水官,于公元1291年,制定“引水济漕”方案,引白浮泉水,通向瓮山泊(今昆明湖),再由此接通积水潭,与通惠河相汇。而今京密引水渠的很大一部分(从白浮经阳坊、温泉到昆明湖一段,约35公里),其流向与几百年前郭守敬领导开挖的白浮引水走向基本吻合。只是很多资料都是这么一说,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多不得知,也缺少相关考古资料的佐证。据称,白浮泉和白浮瓮山河(白浮堰)在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被逐渐废弃,因白浮泉正北的十三陵被选为皇家帝陵,引帝陵脚下泉水入京一是不妥,二来有破坏风水之虞。
在家时,初步计划是想走到白浮泉,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不过准备最后偷点懒、做个弊什么的。
周日,早早爬起,地铁坐到安河桥北,开始迈步之刻,时间还未到7时。
地铁4号线终点站,安河桥北,车站正好跨在一条河溪之上,这是安河吗?但有人说这是小清河。
车站东西两侧,各一河道,东为清河,西为京密引水渠,在南侧两河相交,只是清河水位低,京密引水渠水位高,有闸调节水位及流向。
“安河”取“安澜平和”之意,乃“安定河水,防灾慰民”。安河桥原是清雍正年间架设于长河之上的一座石拱桥,俗称罗锅桥,后被大水冲毁,只是不知这老桥究竟在什么位置,而车站向东,在小清河上架有两座桥,最东头靠近清河处一桥有古意古韵之味。
据说,几年前有一首城市新民谣《安河桥》挺火的,有带动不少人去到安河桥北、去欣赏五环外非官方风景的冲动。
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
像是被五环路蒙住的双眼
请你再讲一遍关于那天
抱着盒子的姑娘和擦汗的男人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纪念你
让我再尝一口秋天的酒
一直往南方开不会太久
让我再听一遍最美的那一句
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纪念你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已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我知道这个世界
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你好再见
河边,龙背闸,京密引水渠101公里处,主要功能是以控制和调节渠道水位和流量,并可控制水源九厂取水口输水量。
京密引水渠颐和园以上段全程封闭,保证了水资源的安全,至少市民不再有机会亲近河水了。
溯京密引水渠北上,两侧各有公路,西侧为交通干线,虽车来车往,但树木茂盛、地面整洁。沿道分布有八一体工大队、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国防大学、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
北端,有小山包上,旧称望儿山,建百望山森林公园,为距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京密引水渠从山下东侧绕山而过,折拐向西。
百望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长安夜话》有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此处属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相传北宋杨六郎与辽兵在此山下鏖战,佘太君登山观阵为六郎助威,故有望儿山之名,是京城登高远眺,赏山林观秋麦亲红叶爱自然的好去处。









(2)
北京市政府批准,京密引水渠从密云水库龚庄子进水闸至团城湖南闸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全长105公里,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 类。
引水渠自百望山东北角折拐处,东侧建百旺公园,其间一关帝庙。
此地虽远离城区,但因为地处京城西北郊三山五园左近,也为上风上水之地,近年来环境建设正盛,沿道旧村陋房小店门脸等都在拆迁整治之列,草木之景、新城之象将为主导。
海淀西北端,有两村,温泉村河冷泉村,一西一东,名声在外。
冷泉村属西北旺镇,村因泉多、水凉得名,曾是北京城经红山口山路去妙峰山进香的重要路站,故而寺庙较多,旧有庙宇七座,即福泉寺、关帝庙、天光寺、观音寺、菩萨庙等。据清《钦定日下旧闻考》载:"长乐河即安河,其地有南安河、北安河、长乐诸村。玉斗潭今佚其名,而附近之地如冷泉村、石窝村一带,灵渊神瀵,随在涌现,不可枚举。"又云:"金山口度岭至冷泉村,道旁皆水田。行二里许曰泰州务。"这里旧有冷泉,四季不竭,今仅存遗址,据称在关帝庙附近。这里还有一个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龙泉驾校,为北京老牌驾校之一。
西侧的温泉村,属温泉镇,自然是因地涌温泉而得名,但早年这里称“石窝”。上世纪20年代曾由李石曾建立“天然疗养院”,后改地名为温泉。温泉村东有一处小山包,1936年冯玉祥在此建“辛亥滦州革命先列纪念碑”,整个位于北京老年医院中。
刷码进医院中,这里是创建于1949年的华北干部疗养院,是为解决在革命战争中因公负伤、积劳成疾、患慢性疾病的干部休养之需。1954年11月改名为卫生部中央直属机关疗养院,1956年改为北京市第三疗养院,1959年改为北京市温泉结核病医院,1989年改为北京胸科医院,2001年改为北京老年医院。院内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是一处中华民国早期纪念墓遗址,是冯玉祥将军为了纪念滦州起义殉难烈士而建,包括园门、石碑、衣冠冢碑、石刻、高台及塔,为纪念1912年1月3日同盟会会员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率滦州新军起义之壮举,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近有孙岳墓,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为同盟会成员,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参加过辛亥革命,1924年任京畿卫戍司令时曾和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也曾应李大钊的请求而全部释放被吴佩孚关押的二七罢工工人和工会干部,因反对段祺瑞屠杀爱国请愿学生所制造的三一八惨案而辞职以示抗议。其子孙白琦曾参与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任华北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1951年去世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由邓宝珊将军主持安葬于其父墓侧。










(3)
出北京老年医院,进温泉村,欲寻菩萨庙看看,至近前一瞧,其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地处村中一三岔口处,已修缮一新,但庙中似空空荡荡,荒草茂盛。
村北建温泉生态公园,小园佳景。
京密引水渠,以前就竖有水泥公里桩标,今又再竖石质公里桩和双百米桩,有浪费之嫌。
京密引水渠下穿六环路之处,开始折拐向北。
北安河一带,曾经的北京后花园,现在也快成为房舍居室了。附近有孚郡王墓、醇亲王墓等,路远了点。
在前柳林泵站附近,见到有“南水北调”的标志桩,不知这里是否是一个来水口。
京密引水渠西侧三四公里,与水渠平行一线,山峰屏竖,阳台山、凤凰岭等,水色山青,北京知名的休闲之所。这几年,这里悄咪咪地大搞开发建设,众人奋勇抢占天许之地。
山涧来水皆向东而行,垂直汇入京密引水渠中,不过有些泄洪之道还将穿过水渠继续东行,滋润更多的海淀土地。有时京密引水渠还不得不屈尊地低下头,以倒虹吸方式让开河道。
不过现在这些西来之河之渠皆水干底露,就连有名的南沙河也河干水无,而那水汪一片的上庄水库也只能通过补水维系了。










京密引水渠在进入到昌平区不久,阳坊镇前一处拐弯向东,拐弯处有向西行的大道上竖新牌坊,上书“京郊胜境”。一条佛山福路通向佛山陵园,此地石多,因石而名,而其间号称北京最有灵魂的一块石头就在新八区-298-1号(王小波)。
进阳坊镇,寻到西贯市清真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西贯市清真寺创建于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原称“灌石村清正礼拜寺”,数百年间,几经战乱、动乱、栉风沐雨,其主体仍巍然挺立,在北京现存清真寺建筑中,按年岁当排第六位。
西贯市清真寺曾因穆斯林爱国爱教的壮举而载入史册,彪炳千秋的是“贯市一夜”事件。1900年8月14日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和王公大臣仓慌逃出,晚七时左右辗转到达贯市,由老族长李锡伦为首率众于村南马家坟迎驾,并腾出“真主的房子”清真寺让慈禧、光绪帝驻跸(这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上也是破例的),而据说慈禧在这里吃了棒子面窝头后改称御米,御、玉同音才有了今天的玉米这个词。第二天,再行之时,贯市村民出粮、出钱、出车,并有当年京城著名镖师一路护驾西行,当然也少不了两年后慈禧、光绪回銮北京后对清真寺及相关人员的颁赏。新修清真寺的装饰由琉璃河的御窑烧制宝顶和黄、绿琉璃瓦以及形似而非兽的屋脊六兽,慈禧、光绪还分别亲笔为该寺题写“灵感昭著”和“忠输亲上”匾额,庆亲王、肃亲王等王公大臣也有题匾,而此等殊荣在全国各地清真寺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太阳挡头,大地一片灸热,整个村中静谧一片,这里号称京北第一回族村,据说烧饼不错。
时间虽早,但天热难耐,遂停步不前,转身寻公交转乘地铁回家去了。
而在冲进地铁十六号线时,看到“北安河”方向丝毫不疑地就踏进车厢,还在纳闷早上乘地铁四号线在终点站时并未见到还有其它列车换乘,而待乘坐了一站后才明白此“北安河”站不是我早上来时的“安河桥北”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