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2021-06-02 08:51:21)
标签:

长城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长城穿越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1

山西大同和老牛湾回来后,没有再出去,中间休息了两周,本周末再随青鸟,行赤城三岔口至方家沟一段的长城。

据有关资料记载,赤城县境内长城总长约279公里,分别为北魏、北齐、明代所筑。其中北魏长城的记载可见《北史·魏本纪》,其上记载:“泰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东起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各置戍卫。”在赤城县境内东起后城乡滴水崖(赤城南约30公里),向西经东兴堡、雕鹗、三岔口、龙关入宣化,全长80公里,东西走向,平地多系土筑,山上则为石筑。也有说法此段长城为唐代所建,也可能是北魏以后的北齐、唐、明等朝代复用。

赤城县长城总体呈Ω形,外凸部分基本上与县域范围一致,并在许多地段呈双线城垣状,而在其间纵横交错的长城线路中,最明显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上呈东西向的一条横贯赤城县域、两端基本上与外线长城两个肩膀相联的墙垣,东侧在上堡(宁远堡)迤东与主线长城相衔,西经滴水崖、名旺庄、石梯子沟、石家窑、雕鹗、康庄、上虎、三岔口、周村、前所、方家沟等处,并于大尖山顶峰与西侧的主线长城再度会合。

此长线一段,断断续续走过几次,本不是很难的行程,但每每都要落下一小截,好像真有点诅咒似的,所以这次早早就给自己鼓气、加油,誓要完整地走下来。

按青鸟的计划安排,全程16公里,几乎全在平地,累计爬升不足200米,这不就是一趟散步遛弯嘛。

赤城三岔口,位于赤城县城西南四十里,曾有军堡,据称现在仅西墙较为完整。《方舆纪要》中载:三岔口堡“东北抵赤城,南通雕鹗,西达卫城,为行旅三岐之路,因名。本民堡,嘉靖二十八年始议筑城,置戍”。

三岔口堡背靠玉带山,处于两条河谷交汇之处,一条东西向并向南偏斜的河谷为一条进出赤城的主要通道,现112国道即顺此沟通联赤城和宣化,而另一条南北向的河谷,则是赤城与西北外域通联的通道,现在的京礼高速、京环线(112国道)等都是从这里挤过。如此看来,三岔口名如其实,正是地处三岔之所,控扼各处交通要隘之地。

赤城有白河与红河,此处东西向河谷即为红河(也称阳乐河)所流经地段,向东在孙庄村以东与白河水交汇,两水添成一处,仍为白河。

曾经的交通要隘今再度迎来发展机会,京礼高速从这里通过,高架的桥梁凌空而过,在南北两地相距不远的地方分别设置了两个高速出口,俨然而成赤城的新门户。

既为交通要隘,当为防护重地。古代这里设堡驻兵,控扼内外往来,而在城堡东西两侧,各有十余公里的土筑墙体,是整个河北地区少有的留存完整的土筑长城墙段。

三岔口村处,人员稠密之地,墙垣早已无影无踪。村外,无人骚扰,土墙又再现而生。

起步处,墙旁竖一大理石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三岔口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214日公布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18111日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背面书:三岔口长城简介 该段位于赤城县龙关镇三岔口村西北角,是明嘉靖年间在唐代长城的基础上加修利用而成,属于明代宣府镇北路长城的一部分。保护范围:以城墙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

土垣虽有形有型,但多不完整,夯筑也不是很密实,顶已呈松软尖刃之态,所以一路下来几乎全在墙下行走。

平地、近村靠地的墙垣,自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蚕食,破肠开肚已属常见。

一处断口处,一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 河北省文物局立,背面书:战国—— 保护范围:边墙:均以墙基边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独体设施(墩台、烽燧、城堡等):均以其基础外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边墙: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独体设施(墩台、烽燧、城堡等):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100米。

唐长城之说似今也无确凿的证据一般。

长城所筑之地为山前浅缓地带,较平,但略高于南侧几乎与墙垣平行的112国道数米。墙垣北侧,形成一道一二十米宽的壕沟,应为当年挖土筑墙所形成。墙壕一体,共同组成防御设施。

墙两侧,仟佰纵横,播种下的玉米已经冒出了嫩绿的幼苗。

山前,点缀一些选矿厂,细沙尾矿被用坝拦截在了山窝中。

高家沟村村口处,一墩形体较大,第6号墩,形圆滚肥壮。

高家村口处竖一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 河北省文物局立,背面书:战国—— 保护范围:边墙:均以墙基边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独体设施(墩台、烽燧、城堡等):均以其基础外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边墙: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独体设施(墩台、烽燧、城堡等):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100米。

高家村口两侧墙体最为完好,笔直、高大、敦厚,沉稳,荣辱不惊,冷眼看世界。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2

八里庄村,一个较大的村子,但因长城距离村中横过的112国道有三百多米,沿公路一线扩张的村子还没有挤占到城墙位置,所以对长城的影响不大,反倒是村北一处尾矿场,尾矿堆积区域正好骑跨在长城处,近200米宽的旧河滩之地城墙消失的干干净净,也不知是早就没有了还是被尾矿细沙吞噬掉了。

八里庄,其与龙关城的距离正匹配,看样子就是以龙关城为参照而得名。

一处豁口处,竖一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八里庄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214日公布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18111日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背面书:八里庄长城简介 该段位于赤城县龙关镇八里庄村北,是明嘉靖年间在唐代长城的基础上加修利用而成,属于明代宣府镇北路长城的一部分。保护范围:以城墙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

村北头,靠近尾矿厂一侧,墙体被剖开一个缺口,参照卫星影像观察,似近年来新为,墙边的便道也挖凿到了墙体的根基,看来长城保护的重任仍很艰巨。

再一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八里庄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214日公布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18111日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背面书:八里庄长城简介 该段位于赤城县龙关镇八里庄村北,是明嘉靖年间在唐代长城的基础上加修利用而成,属于明代宣府镇北路长城的一部分。保护范围:以城墙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

尾矿厂处,曾有一墩,第12号墩,数年前的卫星影像中还在尾矿坝内挣扎呢,现在已经尸骨无存了。

跨过尾矿厂,长城依旧笔直、厚重,其上墩台也依然高大,只是岁月的摧残早已让它棱角全无,变得圆滚。墙上虽然可行,但遍布的沟沟坎坎让行走变得不再流畅,还时不时需要跳跃一下。

城墙上修建了一个圆形水窖般的东西,此刻大小数根橡皮胶管与其相联。

天高云淡,大地也渐渐被绿色所覆盖,而在绿茵茵的地面中,茁壮的马兰花正怒放生长。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瞧见马兰花,那各地都盛行的童谣好像又在耳边响起了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3

赶至周村,终于追上了队伍,大伙在这里休息、午餐。

周村位于龙关堡的正北方,也是一条河谷通道之地,这里曾设一堡,名周村堡,一道西墙比较完整。此堡未能详细探察,据说堡门早已不存,但曾有张门匾的照片,也不知现在匾在何处。村中有个龙王庙,小庙在原址基础上重修,内塑财神爷、狐神爷、黑龙王、白龙王、红龙王、马王爷塑像,保佑一方百姓。

村西头,一条河谷穿墙而过,形成一宽百米的豁口,豁口东侧一巨大厚重的墩台,豁口西侧似存一土围,估计此处原本应为一处关口,设关城以巩卫。

周村西3里,一条公路穿墙,旁竖一文保碑,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周村长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8214日公布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18111日立,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背面书:周村长城简介 该段位于赤城县龙关镇周村西南,是明嘉靖年间在唐代长城的基础上加修利用而成,属于明代宣府镇北路长城的一部分。保护范围:以城墙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

过前所村后,墙垣渐渐塌圮严重,多处仅存遗迹,机耕道直接开上了墙基。

再西,一条河滩谷地,过河滩后即缓缓上山,河滩东竖一文保碑。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4

今个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平道上行进,现终于来至山前。坡虽缓,但山高,仍需仰视,不过听领队讲也就200米的爬升,那不是上了这个山头就接近终点?心中顿时感觉轻松,想寻道偷懒的念头也消失了。

平道一路,共有30余处墩台。

奋力上爬,其间歇息多次,终至山顶后才发现200米的爬升仅仅是个开端,前途尚远,而远远望去,前面再有更高的山峰在等待,心中顿时有拔凉拔凉的感觉。

山势总体而言较缓,北坡更甚,植被生长尤盛,因山下耕地中农作物尚在幼苗期,所以反倒是山上青幽幽一片,山下田地中黄灿灿一片。

山坡上堆石为墙,但痕迹不显,仅很少一部分,而山顶处几乎不见痕迹。

下一大坡后,再度攀爬对面高坡,渐有腿软身疲之感,据说还有一老哥有中暑之象,半途就寻道下山去了。

终于再度登上最后一处高峰,山尖处一个石堆烽燧,呈尖锥状,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歇息一下。

此时,青鸟查轨迹已有500余米的爬升了。

歇息间,又见早没了影的前队几人又爬上了山顶烽燧处,原来他们是下山后觉得没过瘾,少走了一段下坡的墙体,这不又折返回来再走墙垣,补足脚印、轨迹。

此山头名为二架山,山顶烽燧为方家沟3号烽火台。

下山,沿一道不甚明显的石垄墙垣,至一处垭口后入沟,沿小道下山至方家沟村,大巴早已等候在那里了。

若从垭口处继续向前,仍有长长的一段,整个墙垣似更加明显,且有高山草甸之象。在向西行经过方家沟2号烽火台和方家沟1号烽火台后,墙体折拐向南,在正盘台16号烽火台附近,墙垣岔分两股,一条向西奔大尖山与主线长城会合,而另一条则继续南下,奔大龙王堂、石谷咀、锁阳关、关底、蛤蟆口等方向。那边本是计划中下次活动之地,但游鱼和张策快腿已经二合一了。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5

收拢所有队员后,再至龙关堡。

龙关古为黄帝部族缙云氏地,汉置女祁县,唐以前曾名斗辟县,唐置龙门县,辽为望云县,金再改德兴府龙门县,明设龙门卫,清康熙三十二年改龙门卫为龙门县,1914年改龙门县为龙关县(与广东龙门县重名)。1958年龙关、赤城两县合并,两年后县政府迁往赤城,龙关为镇治至今。

明朝朱元璋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强化军制,遍置卫、所、堡,此处设龙门卫,属宣府镇西南东北中五路的北路,后归属中路,中路参将先驻葛峪堡,后移龙门城。所以此地文保碑上所述为龙门城,而一般人们口头上多称龙关城龙关堡,与现名龙关一致。而实际上此地古龙门关在今关底村处。

龙关城东西长750米,南北宽近500米,现城垣多存,保存良好,城门未及细查,但似北门存,呈封堵状。

龙关城战略地位重要,古人称其为宣府肩背,龙关存宣府安,龙关失宣府危,所以为历代兵家政吏所看重。

曾作为县城的龙关虽发展建设不足,但作为一处镇治也借地利之优而生机勃勃,加上县域内有铁矿资源,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就以官商合办方式成立龙关铁矿公司,现虽未见大矿,但经济上仍是比较富庶的。

城中有重光塔,初建于唐代,原名普济寺塔,后经明代戍边名将杨洪重修,至今保存完整,塔高33.6米,分上下七级,八角重檐阁式,砖石结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长城游记】赤城三岔口-方家沟长城记略·20210530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