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游记】山西黄河边墙第一站记略·20210516

标签:
长城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长城穿越 |
【长城游记】山西黄河边墙第一站记略·20210516
(1)
周一早,碧空万里,经过昨日几乎是一整天的雨水洗涤,天空铮蓝,白云似棉。
青鸟带队行户外之旅,开始的时候是哪里都去哪里都跑,最近几年专注于行走长城,不几年的功夫,竟将冀东长城、天津长城、北京长城、冀西长城、山西外边长城基本走遍走完。这不山西外边长城入至老牛湾,撞上了黄河,而剩下来的就是走行黄河边和山西内边长城了。
大业取得了阶段性辉煌成果,大伙高兴,青鸟激动,这不一高兴就喝多了点。
第二天原本计划六点先去老牛湾堡转转,然后早饭后开拔黄河边,往乾坤湾、万家寨方向行进,走哪算哪。
可第二天一早,傻乎乎的老丁一直在等青鸟召集人马,可左等右等不见动静,出去一问,才知原来领队晚上喝大了,现在还赖在床上不起呢,而大部分的队友们都已早早地自行动身前往老牛湾堡而去。
赶紧收拾收拾外追赶大伙,结果翻一沟后见不到前队身影,只得一路上爬竟爬至一道栅栏旁,而顺着栅栏往前捋又到了一处陡坡处,无奈只得回返,从栅栏另一头的景区停车场处出来。
悄悄地来至景区大门处,琢磨着看看能从那里翻墙越栏而过,结果近前一瞧居然有扇小门未锁,遂赶紧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进到景区中来。
不一会的功夫,大伙皆在古堡中汇齐,上上下下凡进入景区者皆是青鸟队员。
老牛湾堡并不大,其东西长约75米,南北宽80米,设南门,南门外地面上竖一块竖置匾额“老牛湾堡”,只是门额上置竖匾较为怪异,所以实在想不出来这样的石匾会置于何处。
据《山西通志》载:老牛湾堡北至长城0.5公里,“明成化三年(1467)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老牛湾堡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首当西北之冲。
堡城位于一处凸出伸向黄河中山崖上,而在内蒙古一侧,则同样有一处凸向河溪(杨家川河谷)的山崖体,这处山体就好似陡直的山崖被一柄巨斧狠狠地砸了一下似的,呈斜坡状一直前伸至水中,其凶猛的来势也不得不让南侧山西这边的岸坡凹陷呈一个湾区,也有人讲这伸出的一块就为老牛头,这也是老牛湾地名的来历。现在在黄河水因为大坝蓄水而导致的水位上升,使得黄河水面一下子宽度陡升至四百米,而另外一些汇流进黄河的小溪沟也因回水而成碧波荡漾的湖面。
在老牛湾北部直线距离约3公里的地方,黄河形成一个大大的“S”湾,而在南侧4公里的地方,同样有另外一个大大的大大的“S”湾(乾坤湾),而在老牛湾处,黄河与杨家川河溪共同组成了一个开口的“O”形湾,这为冷寂的荒峁之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老牛湾村位于黄河边山西一侧,而对面属于内蒙古的小村也叫老牛湾村,不知以前就是如此还是为了增加知名度而改名蹭热度,反正现在为了旅游、为了名头,改改名字也是最正常最省成本的事情,就像这里本属万家寨镇,也在这几年老牛湾火爆的时候改成了老牛湾镇。
老牛湾是黄河进入山西的第一个村庄,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这里的石灰岩峭壁呈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状。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










(2)
老牛湾堡其实并不大,小小的堡中当年还曾挤进不少的小庙,今已经成一个古寺庙群,在当年艰苦困顿的生活中,为戍边将士和村民们带来无限的精神慰籍。
在堡子的北侧,临近崖壁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墩台,实为长城黄河边第一墩,也称老牛湾墩,俗称护水楼、望河楼,南侧门洞上一匾,字迹漫漶不清。据介绍,老牛湾墩位于老牛湾堡北侧,为砖石空心城楼,是古堡中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被称为“天下第一墩”。南门额上有匾,刻楷书“老牛湾墩”四大字,并有题头和暑款,上写“万历岁丁丑夏”,即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楼增高12米,内有供士兵上下的绳梯和通道。墩上设碟口,用来瞭望黄河对面的敌情,并可以点燃狼烟向东、南两边长城传递军情。如今这座保存完好的墩台已成为老牛湾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据介绍,这里还有一块长城分守界碑,只是所见一块石碑上面字迹不明,不知是否就是所指。
长城与黄河的握手处,中国两个最最知名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在这里相遇,想想都会觉得心潮彭拜。万里长城逶迤东来,翻千山越万岭在偏关和滔滔黄河握手会面。一条是人类勤劳和智慧所造就的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巨龙;一条是大自然神功奇力所造就的百转千回、金涛彭拜的奇观,交汇偏关、地杰人灵。
另外,这里也同样有一块《四公主千岁千千岁德政碑》,碑文内容为“坤道其棠”,用其指女性的美德和模范成就。
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界处,黄河劈山形成此地景观。其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门口,沿线共有27个县市,全长726千米,落差达607米,河床宽为200—400米,河谷深切300—500米。沿岸悬崖绝壁,黄河奔涌其中,景色壮观。这里是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上游和下游一带,虽也有诸如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三门峡等等著名峡谷,但它们都被一系列宽谷盆地分隔,而唯有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才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
而长城逶迤东来后,在这里并未直接跨河而过,而是沿河而下,在黄河河谷东岸构筑成了一道黄河边墙,主要以墩台、山险墙、戍堡、局部墙垣等组成防御体系,经万家寨、关河口至河曲、保德。然后再跨过黄河伸进陕西境内。
出门时,没想到小门已被锁上,无奈下一众人只得翻越栅栏得出,一帮光鲜靓丽的休闲客此时也有斯文扫地之举。
景区大门外竖一文保碑,正面书“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遗址 (老牛湾段) 山西省1986年8约18日公布 山西省人民政府立”,背面书“保护范围 北至老牛湾村护水楼处,南至大嘴村西北500米处,该段城墙墙体中线两侧各外延伸10米,1、2、3、4、5号烽火台台基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外再向四周延伸200米。”









(3)
按照计划,早饭后领队带领大伙沿黄河古道向南奔乾坤湾、万家寨方向徒步,开启长城黄河边墙的第一站活动。
然大伙收拾好东西,要出发之际,等不来青鸟的领队,足足等了有20分钟,才发现领队又躺回床上醒酒去了。
当终于等来领队再行出发之时,时间已经八点过了。太阳高升,大地一片灸热,而领队换上了凉鞋,一副要趟水过涧的意思。
开行之时,山庄老板也表示现在河边行走不便,他们小的时候有古道可沿黄河下行至万家寨一带,但现在修筑水坝后,黄河水上涨回灌,很多原本可通行的小道早已沉没在了水中。
只是领队依然故我,在沿路走了一小段后,又拐上了通向河边的道路。
老丁犹豫了一下,一咬牙………..走公路去,拉上了蓝白,一路上还幻想着能拦上班车,坐车过去得了。
老牛湾现在虽然已经开发成了景区,但热度还远远未饱和,虽然也有班车进出,但车次太少,早已不抱幻想能搭上车,再者在黄河旅游公路上走行一段也是一种体验呀。
道旁,有公里桩“万老线 17”,表明这里距离万家寨17公里呢。
一路上,有路标指引“2020年黄河1000超级越野赛”,吓死人,难道要跑行1000公里?
出村后不久,路遇一处烽墩,为新庄窝1号烽火台。
从老牛湾向南,很长一段黄河边墙仅有几处烽墩,见不到成型的墙体。
原进村的石块镶嵌的旧道与一条新筑道路交汇处,建有雕塑小品,名中华脊梁,另有一段对老牛湾的介绍:老牛湾,明代偏头关的军事要塞,也是重要的水运码头,因地处黄河、长城交汇之处,固有“黄河入晋第一村,天下长城第一墩,雄鸡一唱闻三县”的美誉。传说远古时黄河水患严重,太上老君感念民生疾苦,遂带坐骑大青牛下凡治理黄河水患,当疏通河道至老牛湾时,因对面明灯山上灯火闪耀,青牛受惊,带犁急转,形成现在的老牛湾,老牛湾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与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交汇处,建旅游驿站、长城一号旅游公路0公里标,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0公里标似建在了村中,但未能见到。
后面注意观察了一下距离情况,才知实际上黄河旅游一号公路的0公里标(0公里原点)仍在此处。
山西省在全省范围内规划了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投资1044亿元,建成旅游公路1.3万公里,构建起贯通城乡景区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其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北起忻州偏关老牛湾,南至运城垣曲西哄哄村,贯穿忻州、太原、吕梁、临汾、运城五个地级市。而在偏关县内主线长43公里,将串起老牛湾风景区、常胜墩观景台、画廊谷观景台、万家寨风景区、火路墩观景台、天翅湾观景台、黄河天翼观景台、关河口驿站、关河口双桥停车场、关河口古渡停车区及观景台、硫磺窑观景台、护宁寺等。
0公里处西南侧约200米小山包上,新庄窝2号烽火台。
沿黄河一号公路行1公里后,有条岔道可拐下河边,连接大咀码头,并沿河边有路可行。为沿河而行的伙伴们松了一口气。
山头上有石砌小券屋,应为小庙。
柏树峁1号烽火台,小丘之上,四野开阔,景观极佳。
此烽墩位于一条传烽线上,500-3000米的间距,一列烽墩将讯息传向了偏关城中。
2公里公路标处,见指向河边方向有一条明显道路,有古道之象,部分地段还有石块垫衬,想来应该较为成熟,遂跃下公路,沿小道而去。
小道之上同样有标志指引,而且还能见到有越野车辙痕迹,这让我们俩更加放心大胆踏步而前。行进间,迎面碰上了大部队,原来他们已然走入绝路,不得已爬大坡至此。
后面的则是老老实实沿路而行,一条沟一条沟的绕行,所行之路也正是因为开展了长距离的越野而更加显现,一路醒目的路条将我们一点点指引向前。
大咀村,山谷沟壑中的一个小村,放眼望去,也多是石房石院,只是这里早已寂静无声,似乎全村皆废。
长城资源普查中这里有几段残墙,而实际中多是在几处沟谷口口上垒砌小段石垣,是不是小关小卡都比较存疑,很怀疑它们的作用。也曾看见不远的山脊处有小段的低矮石垄,大伙皆没有兴趣趋前一观。反倒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呈尖锥的小包,应为一墩,但在长城资源普查中无此记录。









(4)
不停地绕呀绕呀,待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处小公路,看到前队还是要鉄了心要走河边的时候老丁决定去走公路,保险和易行是最关键的。
走的时候还跟远远地落在后面的后队打了招呼,希望他们也能跟上,必要时做个弊偷个懒也没关系嘛。
此刻时间已过11时,沿小马路向上,2公里后再度踏上了黄河旅游公路,5.8公里处,心中坦然。
东长咀1号烽火台,方墩,雄瞰山下的黄河大拐弯,无声无语,但威严之象四溢。
东长咀2号烽火台(常胜墩),圆墩,高丘之上,周围建起了观景台,观赏乾坤湾最佳的场所。
登上观景台,俯瞰黄河谷,风吹汗消心情爽。
远远地,看见队友们爬大坡上来,正在向乾坤湾景区进发呢。









(5)
黄河劈山开涧,一路奔腾向前,一路之上形成了许多的弯道,而自古人们都常常将S形的大转弯成为乾坤湾,实际上细数下来黄河上有很多很多的“乾坤湾”,现在正式冠名、叫成景区的都有好几处,而偏关这里的乾坤湾景区为了彰显其地位的永固和悠久,甚至将旁边的东长咀村也更名成了乾坤湾村,誓要将“天下黄河第一湾”的名头抢在自己的手中。
我也来帮他吼几声吧:天下黄河第一湾 山西偏关乾坤湾。
小村,本已萧条欲圮,赶上旅游热潮,竟有绝处逢生的感觉,村中盖起了一片的民宿,就连地里的庄稼好像都格外的茁壮旺盛。
乾坤湾景区,现在都归于老牛湾景区统一管理。整个景区目前是一种开放状态,没有围栏圈围,整个景区景点基本上位于一条曲尺状的山脊山梁上,大门位于南侧,而在东北侧沿老的“万老线”可至跟前,只是入口处也竟然无人值守。
景区中,除了可一路观赏黄河、观赏黄河大湾外,还能通过山脊山梁上所建的一系列建筑、雕塑等对黄河文化、传统文化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大量的小品建筑包括:坤阁、乾塔,神牛犁河观景台、六角观景亭、八卦浮雕和神农,伏羲,燧人雕像等。
偷摸地跑进景区还不算,青鸟又将小狗条挂在了景区之中。
一众人等流连忘返不思离去,而前队的则跑步前进,再4公里后爬上了万家寨小堡。
千呼万喊终于将大伙收拢,也没敢从大门直接出来,找了条小道出了景区,下到马路边上。
下午二时左右,登车返程,一路较为顺利,下午六点前到了大同南站,而大伙多是准备乘坐七时的动车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