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
我小的时候,国内有连环图书(俗称小人儿书)。比我们更早的是西方的“picture books”,实际上就是图文并茂的“图书”。
![[转载]什么是“绘本书”?什么是“桥梁书”? [转载]什么是“绘本书”?什么是“桥梁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方图书最早始于欧洲。捷克的教育家、作家Iohannes Amos Comenius 1658年出版了Orbis Sensualium Pictus (图里看到的世界),英语是“The Visible World in Pictures”。它是一本带图的百科全书,后来被公认为是第一本为孩子们写的图书,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绘本。
在20世纪的早期,带插图的儿童故事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几种妇女杂志上。本来是让妈妈读给孩子们听的,随后又出现了一些针对孩子的插图廉价期刊,直到1899年Helen Bannerman的《Little Black Sambo》便是第一本小形状的图画故事书了(绘本的雏形)。
虽然这些书的主要对象是孩子们,但是所用的语言,却是普通的日常用语。有时小孩子能听懂一大部分,但是自己读不了;有时小孩子囫囵吞枣地听,似懂非懂,需要大人声情并茂的读,才能充分享受。这就是西方picture books亲子阅读盛行的缘由。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们发现,孩子经常听故事、看图画,会零零碎碎地识几个字,而且有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自己试着读,并且以“我能读”为傲。后来,在家长、教师和作家、出版社的长期摸索、研讨下,绘本按功能分开了两种:1.家长读给孩子的绘本故事(采用正常的语言、文字)。2.简单易懂的Early Readers(即孩子在掌握一定词汇量和阅读能力后,自己开始锻炼着独立阅读的“早期读物”也叫“桥梁书”或“分级阅读书”等等)。
如果大家留意,你会发现:一般的绘本,尽管是给幼儿园前后的小孩子们读的,有些书里用的字、词、句也是日常用语,句子的长度也是正常的。相反,给学龄前后大一点的孩子们的“分级阅读”,用的却是更简单易懂的字,更短的句子,即使是一个长句,也分断开三、四行。还有,初级的故事采用了多次重复的字、词、句。每一个阶梯的阅读字数、难度循序渐进地增长。
目前北美的分级阅读市场有着一定的规模,很多出版社经过多年的市场认知,建树了不同的系列。举两三个例子:
Scholastic公司从1976年起,开始出版了《Hello Readers》系列,如今已经出版了250种书.企鹅图书的Puffin公司也推出了Easy-to-Read系列。而最早开始分级阅读的,应当是HarperCollins公司出版的I Can Read! 《我能读了!》系列。
I Can Read!是从1957年Else Holmelund Minarik的第一本书《小熊》开始的,现在已经发展了有200多种书。这个系列分为五级,如果你感兴趣了解他们是如何分级的,以及更多的资料,请点击链接:
http://www.icanread.com/educators/guidetolevels.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