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课题组讨论内容

标签:
教育 |
分类: 生活化幼儿园阅读课程建设 |

这是课题组的第二次集体活动,也是本季度的最后一次面对面集体备课活动。以后的活动改在网络教室进行。
本次教研的主题是主题综合课程中主题的来源和设计展开方式。虽然三所幼儿园都采用综合主题教学模式,但对于生活化主题展开,还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惑。如果不解决好主题综合课程的选题、展开技能,那么在活动中用图画书作为资源,展开早期阅读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末。因此,我们要从主题设计入手。

三个幼儿园都选择了自己的春季主题。经过上次的讨论,都做了一定的修正,有的幼儿园已经展开了一部分活动,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讨论、一边修改。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的孩子,观察和思考他们的生活,才能让我们的主题设计更有价值。但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把拓展幼儿的经验、支持幼儿的活动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努力做到发展中的关键经验不缺失、不重复。
设计主题网络,我们今天来学一种方法。从头脑风暴到主题拆分。头脑风暴大家都会,有的人想的偏重于学科逻辑,有的人偏重于儿童活动,有的人偏重于关键经验,无论如何,我们先把能想到的都列出来。多做几次,多和孩子过几招,我们就慢慢学会用孩子的方式思考主题网络了。

把头脑风暴后的内容(最好是具体到活动和材料,很多人直列大项目,那是不行的)进行拆分,先把活动都拆出来,越详细越好,一边拆分一边补充,如果能把涉及到的材料列进去,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检视活动资源是否充分,是否易得。

然后再把关键经验拆分出来。可以依据dap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可以依据eyfs英国基础教育阶段指南,也可以依据中国的纲要解读,期待中国的学前儿童发展指南快出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把活动中设计的经验进行归类分析,考察经验是否重复或者缺失,调整活动难度,增减活动,并且设置多种选择性活动(不同的活动促进同一类经验的发展,让孩子可以选择活动的内容)。

我们也来试试看。这是两个老师做的主题网,都是以食物为主题,他们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如何拆分呢?



两个设计各有亮点,当然也都还需要进一步修订。修订后,主题落实到每日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如何做呢?仔细思考下面这个表格。

我们说,学龄前儿童,无材料不学习,因此,想让孩子获得什么经验,就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操作材料的机会。那么,就把要使用的材料先填进去,不仅仅是集体教学的材料,还有生活活动的材料,还有区角活动的材料。那么,怎么知道需要什么材料呢?除了主题要求的材料之外,还有孩子需要的材料。这次,我们先来学习,如何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材料。

注意,我们的研究最后要落在早期阅读上,因此,在材料一栏,要认真思考,提供什么读写材料。例如图画书、其他印刷品、读写工具等等。

根据本班活动主题,完成本周的作业吧。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呢?因为我们对现状不满,因为我们对未知好奇,因为我们想拥有更好,想贡献更好。所以,记录下你的改变过程,要诚实的记录,哪怕是错误、不满、疑惑和牢骚。记录的越多,将来可供分析和反思的就越多。
课题组的老师们,加油!参与网络共享的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