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昨天的思考

(2011-12-28 14:12:28)
标签:

教育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昨天发了一篇小博文,说了我对于图画书阅读的思考。这是基于我近期的研究,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图画书、看待早期阅读、亲子阅读等问题的一些点滴想法,还很不成熟。今天,@谢退思 同学贴出了她的一篇文章,我部分同意她的观点,但也有部分保留意见。现整理如下:
我认为,绘本,是一种表现形式,其承载的可以是认知经验,可以是人格品格,当然,其吸引孩子阅读,获得孩子喜爱的关键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但并不代表创作者在创作时不可以有自己明显的目的。例如《首先要有一个苹果》、《十多小云》以及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他们都有着明显的认知任务。但这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绘本。图画书从诞生之初,就是成人要告诉孩子什么,用图的方式更容易告诉,所以才有了图画书。之后,图画书一直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沟通的一种手段,成人借由此表达。只是人们发现,用抽象的说教不如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无论是知识还是道理,都是如此,于是趣味性彰显。
而今,我们推广阅读,协助家长和老师引领、陪伴孩子阅读,我既不同意那种绘本认知化的功利主义倾向,也不同意那种过度演绎提升的虚无主义倾向。把图画书还给孩子,让孩子与图画书对话,成人起到辅助的作用,是我追求的目标。我们期待作者更懂孩子,也期待大读者更信任孩子。这是我的讨论。请大家批评。
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明显的区别是,幼儿园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其目的性和计划性都体现在对于孩子已有经验的了解和不足经验的补充、拓展上,而家庭教育是相对随意的,更多地是家长个人修养和亲子一对一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讨论时,往往更偏重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情境下的思考,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家庭教育,只是一个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