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913145544.jpg
编者:林晓玲
绘者:桑提妮[意大利]
咕噜熊格林文化出版
*适合年龄:3 岁以上/亲子共读
智慧少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不少,其中,“曹冲称象”可谓是脍炙人口的一篇。曹冲的聪明不仅仅在于方法的新奇,更在于步骤的清晰和思路的完整。12岁的曹冲不仅懂得等量置换的道理、浮力的道理,更能把步骤讲述和演示得十分清晰,这才是最可贵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新奇的想法很多,但新奇想法可能发散,不一定能聚拢,将新奇的想法付诸行动,是需要长期的爱思考的习惯作为支持的。我们并不是说反对孩子胡思乱想,恰恰应该把胡思乱想作为创造性的开端,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胡思乱想,而应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胡思乱想变成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和持续不断的动力。
我曾经看到一个6岁的小朋友,在玩了“愤怒的小鸟”之后突发奇想,想要在现实生活中重演这个过程,于是他想了很多法子实现这个游戏(家长控制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孩子自然会将兴趣和精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游戏,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对于电子游戏的依赖)。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小鸟,让家长拉住他的手,然后弹出去,他自己跑出去,感受那种冲撞的快乐;他请爸爸找来弹弓,到树林里打弹弓,感受瞄准的快乐;他和小朋友一起用砖头搭建房屋,将小球放在上面做“小猪”,然后用石子投掷,感受竞赛的快乐。由于家长的支持,他和朋友玩得非常开心,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解决了很多问题,积累了很多力学的经验,这都将为他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一下,假如家长任由孩子打游戏而不控制,假如家长不允许孩子创造游戏感受各种快乐,假如家长只将孩子的胡思乱想限制在“想”的水平,而不支持他“做”,这个孩子绝不会玩得如此开心,而他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的种种创造力也将被扼杀。
所以,我们让孩子学习聪明的曹冲,倒不如让家长学习支持曹冲敢想敢干的曹操,在曹冲提出称象的候,为他提供船、石头等一切条件。
▲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故事讲的是外邦送给国王一头大象,国王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913150344.jpg
*大臣们想尽办法,也不知道怎样在不伤害大象的前提下称出大象的重量。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913150355.jpg
*一个聪明的孩子利用一艘船和一些石头,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完)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913150409.jpg
▲给家长的话: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孩子很可能在其他途径听过这个故事,假如孩子已经听过,不如鼓励他在听爸爸妈妈读过文字之后,认真地观看图画。通过图画提供的线索,引发更多的思考。例如,第一个人提出用秤来称重,你见过什么样的秤,有没有能秤大象的秤呢?第二个人说切成好几块再来称,他错在哪里?曹冲的方法要分几个步骤,都想要什么东西才能完成他的想法。在孩子已经满足于自己的理解时,不妨再给他提出更高的挑战,例如假如曹冲家不靠近大河,怎么办呢?假如没有船怎么办呢?假如没有那么多大石头怎么办呢……不断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条件和方法等问题
建议父母亲说完故事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
(1) 这本书中称量大象的方法一共有几种?每种方法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缺点?
(2) 假如是你,你会用什么方法称大象?
(3)假如想量一量大象有多高,你会用什么工具?
(4)假如想量一量大象的鼻子有多长,你有什么办法?
(5)认识一种或几种秤,试着用他们量量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