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本导读——《瞎子摸大象》

(2011-08-22 11:32:54)
标签:

格林文化

咕噜熊

绘本

汕头大学出版社

图画书

育儿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绘本导读——《瞎子摸大象》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02155306.jpg

 

编者:张韵芬   绘者:安嘉拉茉[意]

咕噜熊格林文化出版

 

*适合年龄:3 岁以上/亲子共读

 

故事改编自成语故事“盲人摸象”,而“盲人摸象”的典故来自印度,一般认为语出《长阿含经》。(原文如下:世尊告诸比丘言。乃往过去有王名镜面。时。集生盲人聚在一处。而告之曰。汝等生盲。宁识象不。对曰。大王。我不识,不知。王复告言。汝等欲知彼形类不。对曰。欲知。时。王即敕侍者。使将象来。令众盲子手自扪象。中有摸象得鼻者。王言此是象。或有摸象得其牙者。或有摸象得其耳者。或有摸象得其头者。或有摸象得其背者。或有摸象得其腹者。或有摸象得其[月*坒]者。或有摸象得其膊者。或有摸象得其迹者。或有摸象得其尾者。王皆语言。此是象也。时。镜面王即却彼象。问盲子言。象何等类。其诸盲子。得象鼻者。言象如曲辕。得象牙者。言象如杵。得象耳者。言象如箕。得象头者。言象如鼎。得象背者。言象如丘阜。得象腹者。言象如壁。得象[月*坒]者。言象如树。得象膊者。言象如柱。得象迹者。言象如臼。得象尾者。言象如緪。各各共诤。互相是非。此言如是。彼言不尔。云云不已。遂至鬪诤。时。王见此。欢喜大笑尔时。镜面王即说颂曰: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佛告比丘。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不知苦谛。不知习谛,尽谛,道谛。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诤讼。)


    读《盲人摸象》的故事是小时候的事情,当时,年幼的我只会嘲笑盲人,并且庆幸自己不盲;同时,又对那些看不到的人,感到同情。读大学时,第一次看电影《罗生门》,突然感到恐惧,原来每个人都是盲人,看到自己想看的,说出自己相信的或者自己明知是假的,却希望别人相信的。我们都是盲人,因为我们只能看到真相的某一个方面,所以,人们往往说,历史是盲目的,因为真相永远只存在于历史的瞬间,全貌无法还原。真相,到底在哪里?


    柯南君说:“真相,只有一个”。这真相从哪里来。盲人,眼睛看不到,他们用手去触摸,摸啊,摸啊,摸到了一点点,却摸不到全部。假使,有个盲人摸到了全部,他能知道真相吗?看到大象的人,去讲给盲人听,盲人能理解明眼人的话吗?他理解到的,是明眼人想说的吗?明眼人看到的,就是真相吗?“真相,只有一个”,但是,我们都看不到。


▲故事内容:

 

国王过生日,收到一份生日礼物——一头大象。王宫里的六个盲人请求摸摸这头大象,国王恩准了。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02155437.jpg

 


他们触摸了大象的不同部分,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大象是条蛇、大象是长矛、大象是扇子、大象是堵墙、大象是绳子、大象是大树。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02155533.jpg


 


六个人各持己见,为此争论起来。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们只是把自己摸到的一部分当成了全部。(完)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02155603.jpg


 


▲给家长的话:

 

阅读这个绘本,有两个重点:第一是绘本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绘本巧妙地把盲人摸到大象的感受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的盲人、旁观者和大象的整体在我们眼前,而大象被盲人触摸到的那一部分,则用超现实的手法变成了盲人触摸到的感觉。这种现实与超现实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构思,让画面趣味横生,也让小读者领略到了故事的意趣。


    第二个重点是这个成语故事内涵的理解。虽然是一个短小的成语故事,但是内涵深刻,又是语出佛经,更让人多了一层深思。但我们又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我们最后为他们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我们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全面了解……其实对孩子来说不仅毫无意义,还有可能令他们的阅读趣味索然。更何况,这本来也不一定是这个故事原出的意义。既然如此,我们面对这种寓意深刻的故事,如何与孩子分享呢?我想,不如请孩子说说他们的看法,例如这些盲人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怎样才能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是盲人,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吗?等等,这样的问题让孩子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并依据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是生硬地得出一个中心思想。让阅读变成一件更有个性的事情。亲子阅读不仅仅是一次朗读的过程,而是亲子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家长可以参考左侧的亲子阅读过程建议,并在右侧的空栏里写下孩子的反应。长期坚持,会发现孩子的巨大的进步,也会发现自己在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议父母亲说完故事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

 

(1) 结合绘本图画,请孩子把盲人的感受集合起来,画出一个盲人心目中的大象来,也就是将蛇、长矛、扇子、大树、绳子、墙这几个要素结合起来,看看能组成什么?

 

(2) 请孩子将一头恐龙(或者其他大型动物,或者大型建筑物)也做这样的分解,看看是否也能编出同样好玩的故事?

 

(3)让我们一起为盲人想办法,他们看不到大象,如何才能知道大象的全貌呢?请孩子闭上眼睛,感受一个比较小的事物,例如杯子、勺子,说说触摸的感觉,猜猜是什么东西;然后请孩子闭上眼睛触摸大一些的事物,例如大衣柜、冰箱等;再走出家门,去触摸更大的东西。在触摸中用语言表达感受,猜猜是什么东西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