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就是等待下一个雨季和下一个遇见

(2011-07-04 09:33:41)
标签:

杂谈

读后感

成人读绘本

分类: 学习进步创新分享

6月已经过去了,飞快地。在7月读书主题公布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上个月读的四本书。我想,一定有人读了,虽然没有人交读后感给我,不过网页显示“阅读(291) 评论 (5) 收藏(2) 已有4人转载”我想,在这么多人当中,一定有人读过一本或者几本吧。读过就好。我不是个善于在网络上组织活动的人,我懒散,也忙碌不堪,更不想一呼百应强制别人做什么,因此,松散是我参与的所有组织的特质。那么,我就来说说我对这几本书的看法,和我对生活的看法吧。

所有的选择都与态度有关,因为有了态度,所以才会做出选择和推荐,这几本书的推荐,其实就充分表明了我对于生活的态度。生活对我而言,不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要为之奋斗终生的跑道,而更像是一条随遇而安的小径,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听听虫鸣,可能随时会坐下、蹲下,甚至躺下。就像这次在同里,一个标志牌让我眼前一亮,上面写着“别光顾了走路,是时候停下来歇歇,喝喝茶,听听戏了。”这是一个茶楼的广告,却让我对旅行甚至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旅行不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狂奔,对于我而言,旅行就是不断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变换着角度去看那条河,那条河两岸生活着的人们,在画里画外进进出出的我自己。行、看、听、思,可以同时进行,但停下来,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候,读一本书,就是停下来,看看别人,看看自己,安静地倾听来自书中和自己内心的对话。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人,这种阅读的心态,都是有价值的。

6月,我卸去了所有工作职务(并不意味着我脱离了工作,依然很忙很累),坏处是,我再没有一张名片给别人,好处是,我再不需要为一张名片说一些自己不相信不屑于说的话。于是,我开始思考生活。生活,是一个漫长的等待的过程,就像《我等待》里所描述的,无论你做过什么,努力过什么,期待过什么,失落过什么,生活就是一条从生到死的单行线,时间推着我们只能向前,一切都无法重来,一切都不可能真正的弥补。你等待过什么?等到了吗?期待时候的心情如何?等到了的时候又是怎样?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做?你下一个等待是什么?……在阅读时,我不断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等待,还有我自己曾经的等待和正在发生的等待。

几天前,我等待去苏州讲课,紧张和期待并存。江苏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国领先,我每每想到要和他们交流,都心有惴惴。总觉得功力还不足,底气还不足。于是我认真地整理自己近期来研读的心得,尽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清晰地呈现在听者的面前,哪怕不完善,至少也是一种主张的表达。等待见面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等待的是一种审视和检验,尽管是善意的,也让我无比紧张。等待,往往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的,假如少了这种不确定,人生肯定淡定到百无聊赖。20689997-1_e

《我等待》

作 者:(意)卡利 文,(法)布罗什图谢蓓

出 版 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遇见,是生活的又一个面貌。有时候,等待的遇不到,遇到的,却不是你悉心等待的。遇见,既有主动的追寻,又有耐心的听天由命。感谢生活,总是让我遇到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和事。我遇到了爱我的人,遇到了很多很多朋友,遇到了让我崇敬的师长,遇到了需要我关心和爱护的人。我遇到了一些让我气愤恼怒的事情,却从中学会了隐忍和宽容;遇到了诸多不如意,却让我学会了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生活是如此浪漫,又是如此荒诞,一个悖论连接着另一个悖论,就像洋葱一样,拨开一层真相又看到另一层真相,每一层都不曾是假的,但下一层仍旧是真的。就如我在同里的感受,谁也不能停滞不前,只能跟着滚滚洪流瞎混,我们称之为与时俱进。然而,滚动和被滚动是不一样的。滚动里,我们总还有些自主,我们在寻找着完美的状态,尽管有那么多的选择、尝试、不如意,至少,我们是在自主地决定自己滚向哪里,快还是慢,左还是右。当然,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被命运摆布的蛋,至少,我们努力地成为一颗主动滚的蛋。不过,被滚,却总是常态,我们不爽,于是我们又去滚动别人,体会支配的快感。

20163118在一个不自主的世界里长大的人,不理解自由的快乐,甚至失去了对自由的渴望(我们一般称之为奴性),于是便成为了维系这种不自由的一份子。自己没有理解找寻和不完美的快乐的人,不仅自己在拼命寻求那个所谓的完美和最佳,也逼迫着自己的孩子去寻找着那个虚无的存在。就像故事中所说的“99一族”,说有一个国王,给他最赏识的厨子一袋子金币做奖励,一共有99个金币。厨子拿到之后,不是感到心满意足,而是疑惑,为什么不是完美的100个?于是他开始每天谨小慎微,想要得到完美的100个金币,但是从此错误百出,急功近利,最后成为了压力很大,业绩很差的“99一族”。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我们的孩子也是,接纳这种不完美,才是接近于完美的状态。失落了一角的圆知道了这个道理,他放弃了圆满,追求不圆满的圆满,我们会懂吗?

在同里,我在口口声声地喊着找艳遇(真不害臊,这就是充分证明我自己确实不是闷骚,而是明骚的一大证据)。艳,到不一定,遇见却是必然的。看见不是遇见,看见的都是腿,匆匆走过,遇见的是心,倾听你,也等着你倾听。我想我还是遇见了,虽然不是在同里。能在生命中,遇到让你觉得值得去倾听的人,你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双手合十,感谢上天的赐予了。不过,遇见不等于拥抱和抓紧。遇见的别人,始终是别人,寻找的,才是自己。

《失落的一角》

(美)希尔弗斯坦 著,陈明俊 译/2008年03月/南海出版社

生活中,总有那么多不如意,你等待的不来,你想遇见的遇不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就是说,如意也不过一二,我们该怎样呢?有人决定抗争,有人决定隐忍,两种态度都是自己的选择。决定人们心态的,可能是一种原则,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可忍的是什么呢?

梅雨怪苏州,大雨。我和老师被困在餐馆,隔壁10米处就是宾馆,我们过不去。于是站在雨里,听雨看浪聊天。老师笑谈,北京的雨虐待了他,现在北京的雨又追到苏州来了。确实,在机场奔波了6小时,和几千人一起等待、改签、退票、又买票、登机,又被轰下来……种种际遇,确实是一种虐待。六个小时没有喝水、吃东西,甚至没有坐下休息,说的人一笑而过,听的人难免心疼。又能怎样呢?我只得打趣说,不妨坐下来看海,看浪咯。老师说,是哈,如果有一杯咖啡,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我何不乐得休闲看浪,好心境是要有好环境的。是啊,能在苦中作乐是一种心态,也要一点本事才可以。估计老师是不肯席地坐下的,更不肯辜负了对方的邀约,不会所幸哪儿都不去了,什么讲座,什么听众,我先找个地方休息了再说。为人总有责任,于是便不自由。换作是我呢?恐怕责任还是有的,一样会被责任指使着马不停蹄地在机场乱闯,不过,我有一点一定是老师不及的。我不懂什么是面子,不懂什么是身段。我随时可以坐下甚至倒下,只要不被人踩死,我是没有姿态的。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不敢说从不抱怨,但我至少可以在大骂几声脏话之后(这个估计也是老师做不到的),找一个最舒服的姿态蜷缩,等着太阳出来。就像梅雨怪可以拿身上的木耳和蘑菇煮汤宴请朋友,我可能做不到,但我至少可以看着雨,等着短短的日出,晒为时不多的太阳,然后看下一场11个月的大雨吧。

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孩子,有时候是带给我们不如意的一个重要来源。他们总不能完美地不犯一点错误,总不能比别的孩子都出色,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完美。生活本就是不完美的,而且不完美占据了八九,那么,与其抱怨,不如接受吧,孩子的错,都是我们的错,他再傻,也是我们生出来的,不是吗?

《梅雨怪》

熊亮 绘著/2011年0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257生活,有时候又是一种执着,因为责任而执着。责任从哪儿来呢?来自别人的信任,来自对自己价值的渴望。人为什么而活着,你可以说是为了幸福。可是,幸福又是什么呢?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是一种幸福,而能让自己感到被需要,也是幸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于是,便有人不离不弃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讴歌无私奉献的人,人们喜欢用春蚕比喻,他们吐丝结茧,最后破茧成蝶,留下了可以缫丝的茧子,自己却得了自由,然后去奋不顾身地扑火,霎那永恒。而蜘蛛呢?他们留下了蛛网,何尝不是他们呕心沥血的杰作,可是却被人嫌恶,直到她发现,有个更凄惨的人可能还需要她,于是她拼命成就了她一生的杰作。

生活,有时候是多少的一厢情愿啊,努力去爱,去奉献,得到的却是不理解甚至误解和鄙视。但生活,不就是这样的痴心妄想吗?因为爱,所以痴。

蚕和蜘蛛或许没有想过什么,可是,看到他们的人想了很多;生活,或许自己从来没想过什么,我们,想了很多。

《苏菲的杰作》

(美)斯安内利Sineli,E.) 文,(美)戴尔Dyer,J.) 图,柯倩华 译/2008年0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以上4本是6月推荐。不贪多,不求快,一周读一个绘本,让自己的心慢慢柔软。一颗柔软的心能更好的接受自己,接纳孩子,善待生命。对于教师来说,有了这些,怎么能不是一个好家长,好教师呢?

****************************************************************************************
读后感汇总
圆圆妈的读后感《我等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7defb0100uuwv.html
(欢迎投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