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讲故事形式的一点心得(原创内容,转载请注

(2011-06-22 13:06:35)
标签:

转载

分类: 道听途说剪剪贴贴
好棒的故事妈妈!
    自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幼儿园做故事妈妈,发展到在家里组织故事会,以及现在去图书馆、绘本馆客串讲故事,林林总总算起来已经超过五十次的活动。接触了固定的幼儿群体、以及不确定的听众群体,一路走来,也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今天特别想说说“故事会形式”方面的感受。总结起来,我分了三个阶段。

一、初级阶段:

    在最初做故事妈妈的时候,除了一腔热情,我坚守一条信念——原汁原味的呈现。几乎是半个字都修改地原文“歪头”朗读——之所以歪头,因为书要面向孩子展示,所以我之后歪着头来念了。
    在熟悉的过程中,我选择了《首先有一个苹果》《好饿的毛毛虫》《彩虹色的花》等这类情节清晰,文字优美,画面明朗的精装绘本,基本上按原文朗读,读的过程中稍做问答互动,偶尔加点手势,故事结束后安排延伸活动——或者是游戏,或者是手工,或者是情景表演。(未曾尝试投影设备,原因之一是本人比较排斥那种形式)
    逐渐地,我发现,在故事会中,孩子们能被绘本吸引而去观察画面细节,与他和书的空间距离并无直接关系,相反,应该说,受讲故事人的影响更多点。除了故事本身要有吸引力之外,讲述者也要有表现力,孩子才会因为关注故事而去观察图画

    不得不说,学龄前的幼儿对来自故事中各种形象的道具非常感兴趣。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想,道具的作用,大概就是把平面的、不可触摸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实物化了,让孩子们更有一种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所以在第二次讲故事——《彩虹色的花》时,我做的那朵——花瓣可以拆装的——彩虹花,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争先恐后地要求“再玩一次”。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3413df7340c3e4a.jpg 

中级阶段:

    随着经验的累积,不断的尝试,我开始在讲故事时带入道具,并试着用口语化的形式去表达绘本故事。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本出版后,就不再是作者的书,而是读者的书了。因此,既然我是站在绘本和孩子之间的那个介质,无论我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都必然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是,如果在表达的语言文字上我不能个性化,那势必形成一种不协调,不仅造成讲故事人的心理障碍,也会妨碍听故事者的投入。那么,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书”的界限呢?我想到了故事道具——指偶或手偶。
    采用符合绘本中角色形象的玩偶来讲故事,让孩子们先沉浸在故事中,再借由对故事的喜爱去翻看图书,发掘细节,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哦!

    于是,我做了新的尝试——采用指偶、手偶等角色道具讲书上的故事。最难忘的是讲《大团团和小圆圆》那次,我带了两个很小的熊猫指偶,事先很用功地背下了故事主体,讲的时候,小朋友们真的好投入,讲完了,各个都来要指偶玩一下。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62176fb0f4f3c19.jpg

(手里的那两个小白点就是熊猫指偶了,真的好小,但一点也不影响孩子们投入地听故事)

    但是,角色道具也不是万能的,最失败的莫过于讲《蹦蹦和跳跳——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胡罗卜味的苍蝇?》这个故事。孩子们都来研究我的道具,而不是很在意故事本身了。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b53f7f6aabc683c.jpg

   

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引导孩子们自己来讲,而讲故事的人能够成功地隐藏自己,这个境界我还没有达到,却有个书房同学做到了(仰望中……)。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a999fb517adf41c.jpg
 

    另一种形式,就是我目前很有热情继续为之而努力的——偶剧形式。这个灵感来自《请让我慢慢长大》里面描述的华德福讲玩偶故事的形式。和我在“中级阶段”里描述的形式相比,多了布景,角色也不再那么单调。但是简单的布景中却能给听众以很多启示,留下了思考和提问的空间,于是,湖互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第一次尝试,是去讲《爱的小星球——朵儿和雪娃娃》,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华德福绘本故事,我仔细地选了背景布料,DIY了不织布的朵儿,以及雪娃娃、冰雪王后和小公主的剪纸。那天,孩子们听故事的情形真的叫人难忘——每个人都很投入,坐在后排的小朋友为了看得更清楚,也是很安静地站起来。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ac0a0270b1c933b.jpg 

 
   这是针对熟悉并且长期听我讲故事的幼儿群体做的一次尝试(很可惜,因为某些缘故,再也不能去为这群孩子讲故事了)。那么,是否也适用于其它情况的故事会呢? 
    很幸运,在广州书房的同学们帮助下,我有幸去中图少儿馆做了尝试。讲了《青蛙和蟾蜍》的故事,从4本书里挑选了4个故事,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串讲,吸引了孩子,也吸引了家长。

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attachment/Day_110618/400_29164_a76670c47b7e8de.jpg
 

    同样的形式,在顺德幸福种子绘本馆尝试,也获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肯定与好评。 

    …… 
    有句话这样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怎样的形式去讲故事?怎样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不仅是建立在个人对绘本的理解上,更需要有一颗童心,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讲述,去传递这些故事。 

    希望所有的故事爸妈们都能在成长路上摸索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讲故事形式。 

 
相关资料连接:http://www.dreamkidland.cn/leadbbs/read.php?tid-52507.html  我做故事妈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