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晓音碧桐书院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教育 |
分类: 心情故事胡说八道 |
和碧桐书院的执行园长晓音聊天是件愉快的事情。晓音年纪不大,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笑容甜美,表情生动,是那种一看就会让你喜欢的人。我的意思是,我喜欢真实的人,性情中人,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人。晓音有个4岁的女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儿的原因,学新闻的她竟然成为了幼儿园的园长。我曾经也想过学新闻,报考武大或人大新闻系,被老妈制止;我老公也曾经考过人大的新闻系硕士,未果。我想,学新闻的人,应该都很聪明、敏锐(包括想学新闻未果的人)、执着、坚定,这些特质,在和晓音短短的聊天中,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和晓音聊天,除了赏心悦目,还觉得情投意合。一进门,我就发现他们的墙上贴着“英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EYFS)”的海报,太熟悉了。我讲课就是唠这套嗑,走进碧桐书院,就仿佛走进了自己讲的课里。一阵阵梦幻的感觉。
和晓音说话时,我不断重复着:“太梦幻了”。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虽然讲了那么久,但实际上从未在中国见过真正的实施EYFS课程的幼儿园,因为对于中国教师来说,确实太难了。在之后与晓音的交流中,也证实了我的看法,对他们这所小小的幼儿园来说,虽然教师的基本文化素质很是不错,但运行这种理念的课程,也是太难了。一个幼儿园,有决心摆脱传统幼儿园教学的范式,以区角活动为主要课程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在大多数公立园都是梦幻一般的事情,而私立园能、敢、愿这样做的更是少,我走进这样一个明目张胆地挑起EYFS大旗的幼儿园,觉得真是梦幻啊。第二个原因是,这里的环境非常像我在新加坡工作时学习的一个幼儿园,很英式,除了缺少一个大大的聚会场所之外,其他几乎都是相似的。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共的、开放的区域混龄进行,只有很少的餐点和睡觉时间才会进入教室。随班教师和公共区域的站点教师各司其职,支持幼儿主动的学习和交往。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想到了我上课时说的话,那些我自己都不敢去想实现的话,在这里,我找到着陆点。
我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没聊几句,我就开始乌鸦嘴,对晓音说:我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哪怕坚持三年五年也好。晓音没怪我,但我自己知道,这个年头,好东西不长寿是常态。不过,晓音看起来很坚定,我希望她和她的幼儿园,真的能坚持。有时候,越是梦幻的,越是容易破灭。人有理想是好事,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理想被践踏、扭曲甚至强奸,几乎是我们的成长的必修课。如果你能忍,你就成长了;如果你不能忍,你就反社会了,或者另类了。像我,都混不到一份工作了。眼看着晓音和她的幼儿园如此梦幻,我很担心这个梦又破了,或者,太早的破了。
和晓音聊了很多他们办园的事情,聊了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等问题,发现,晓音虽然不是幼教出身,但读了很多书,想了很多,做了很多,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最关键的是,她用一颗完整的心,一个健康的人格去办教育、办幼儿园,这太难得了。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梦来实现时,当我们企图用我们健康的人格去培育那些可爱的孩子时,我们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只是想开发孩子的智力,获取家长的(比较短视的)认同,我们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非育”。
晓音比较低调,她没有说她的野心,但是我能感觉到。一个敢如此大胆地去尝试一个远远走在行业前列的理念的人,一定是有野心的。这个野心,也很梦幻。
我们聊了一个下午,相谈甚欢。最后,我们约定下周再见,我想参与到他们的备课活动中去,深入了解他们的课程发展进程,期待自己的专业经验能在他们这里得到更多的滋养,也期待自己能为这个很梦幻的地方做点什么。很晚了,我要睡了,还是有种不真实味道,今天,我真的去过这样一个地方吗,这个地方真的存在吗?下周,我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