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以爱的名义_《野天鹅》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2010-11-15 11:26:00)
标签:

安徒生

台湾格林文化

野天鹅

照顾

小王子

咕噜熊故事屋

育儿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坚持,以爱的名义 

《野天鹅》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坚持,以爱的名义_《野天鹅》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野天鹅》 文 安徒生  图 辛西雅  译写 林良 台湾格林文化出版

 

故事介绍

一个柔弱娇贵的公主,为了拯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而变得坚强。她忍受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压力,历尽千辛万苦淬炼出高贵的情操,最终击败了邪恶与毁谤,赢得幸福。

故事分析

    在变故发生之前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王子们“胸前戴着金星徽章,腰上挂着宝剑,用钻石做的笔,在黄金板上写字”,公主看的是“用黄金做的图画书……为了做这本书,国王用掉了他全部财产的一半”。

    假如是在莎士比亚笔下,这十二个孩子会有什么命运?想想《李尔王》,或许我们会有一个答案。但这是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安徒生会让他们遭受苦难,但也会让他们在苦难中变得更加坚强、友爱,懂得爱的意义。

    勇敢坚强的王子们,既会搏击风浪,带着妹妹远行,又会细心温柔地为妹妹遮挡刺目的阳光,还能团结一心保护妹妹的安全;而善良美丽的公主,能用坚韧和顽强守护哥哥们的爱,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和生命。或许,只有在经历了苦难之后,孩子们才会成长,才会懂得守望相助的含义,才会领悟亲情和爱的真谛。

    我们的孩子,虽然比不上公主王子的身世,却也一样享受着公主王子般的待遇,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来自亲人的爱和照顾,却似乎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们要承担起爱和照顾的责任。这是孩子的错吗?或许我们可以反思,是不是我们曾经不经意间剥夺了孩子爱和照顾的权利。当孩子主动打扫房间时,我们是否因为怕他帮倒忙而拒绝?当他要为我们端茶倒水时,我们是否因为怕他们受伤而婉谢?当他们要为我们挡住烈日风雨时,我们是否反过来要为他们遮挡庇护?是我们从来不给孩子爱和照顾的机会,更不会让他们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利益或者受一丁点苦。

    和孩子一起阅读《野天鹅》,和孩子讨论小公主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坚持,是否可以启发我们也来享受一下孩子最真挚的爱和关怀,要知道,得到爱是幸福的,而付出爱同样是幸福的。

 

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阅读前,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照顾"。如果我们有机会在孩子面前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孩子就有机会向我们学习,请孩子说说可以怎样照顾老人。假如没有机会,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回顾妈妈在他小时候是如何照顾他的,为他做过什么事情,尤其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或者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照顾。

    阅读这本书的重点有三个。第一,故事比较长,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在每一个小段落稍作停留,简要回顾,预测后续发展的事件;而对于较大的孩子,或者阅读经验比较丰富的孩子,可以一气呵成,但也要在适当的转折点,提醒孩子预测接下里发生的事情。第二,克服困难是故事的重点,举手之劳的帮助固然是好,牺牲自己克服困难才能达到的帮助更加可敬,在阅读时,在强调王子们和小公主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爱的人如何克服困难的部分可以重点阅读。第三,故事的结局是在最高潮处结束,小公主迟迟不能完成的最后一件衣服,造成了戏剧的张力,在朗读这个部分时,尽可能调动小读者的情绪,让他们体会作者写作的节奏和用心。

    阅读后,请孩子说说对这本书的感受,喜欢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假如孩子还不能完整地表述,可以请孩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有的时候,孩子刚刚读完一本书,是很难做出即时的反应的,尤其是较小的孩子。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在日后的对话中,你会发现孩子吸收到了书中的某个情节、某个词汇、某个句子,这都是阅读的收获。

    带孩子观察蓖麻或者其他藤蔓植物,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了解麻是如何制作的,麻可以用来做什么。可以让孩子试着进行编织。

    给孩子照顾成人的机会,尤其是需要付出辛苦和坚持的工作,让孩子体验照顾别人的幸福。

阅读对话:

1、  狠心的王后是怎么对待小公主和小王子们的?

2、  小王子要把公主带到他们住的地方,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3、  小公主怎么知道拯救哥哥们的方法的,这个方法是什么?

4、  假如你是小公主,你会有什么办法既不开口讲话,又能澄清国王对她的误解?

5、  最后一个小王子还有一条臂膀没有复原,你有什么法子帮助他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