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还是不飞?——《看谁跑得快》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2010-04-23 11:47:03)
标签:

教育

育儿

鸵鸟

看谁跑得快

亲子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故事介绍

 

    鸵鸟在一次旅行中,来到非洲。他看见草原上举办赛跑比赛,冠军猎豹闪电般的速度,让鸵鸟也想学跑步。猎豹想出“把翅膀绑起来,减少阻力”的方法,来帮助鸵鸟提高奔跑速度。鸵鸟努力练习,没想到发生了意外的状况……

 飞还是不飞?——《看谁跑得快》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看谁跑得快》   文 林煜帏 图 派翠西亚  格林文化出版

 

故事分析

 

    原来啊,世界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不一样的存在,那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中,乌龟的壳子是没有花纹的,十二属相是没有顺序的,骆驼的后背是没有驼峰的,小熊的尾巴是长长的,大象的鼻子是短短的……所有这些寓言和故事,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因为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总想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而这些故事恰恰帮他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科学,这是文学,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文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

 

    就像所有的“由来故事”一样,《看谁跑得快》为我们讲了鸵鸟为什么不会飞,它大大的翅膀为什么成了摆设?在阅读这样的故事时,往往有两个问题会困惑家长。第一是科学与文学的问题,家长会担心这种故事会不会耽误孩子以后理解科学的答案。我认为是没必要担忧的,孩子慢慢的会理解文学与科学的区别,在幼年期,孩子更需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无限的幻想和神秘;第二是总结中心思想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这个故事应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做自己,否则就会丢失了自己,就像邯郸学步的故事,可是有的家长又认为,鸵鸟学会了跑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会飞才行呢?成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没有什么错误,但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有价值呢?我想,孩子首先听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其次孩子了解到故事的发展有一个转折,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最后,孩子可能从中感到一点点同情,或者觉得羡慕鸵鸟学到了本领,取得了冠军,这都是他们正常的情感体验,而由此是否可以引发出一个人生道理,那倒不是这个阶段的重点。我们可以启发孩子去从两个方面思考,这远比让孩子得出某一个方面的答案重要。

 

 

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亲子阅读不仅仅是一次朗读的过程,而是亲子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家长可以参考左侧的亲子阅读过程建议,并在右侧的空栏里写下孩子的反应。长期坚持,会发现孩子的巨大的进步,也会发现自己在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亲子阅读设计

当时的反应记录

阅读前的讨论

和孩子聊聊他们知道的鸵鸟是什么样的,了解孩子对于鸵鸟的经验。有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鸵鸟不会飞,我们可以带孩子看看鸵鸟的图片,先从经验上了解鸵鸟是不会飞的鸟,而且跑得非常快。然后用神秘的口吻向孩子介绍:你知道吗,很久很久以前啊,鸵鸟是会飞的,你知道鸵鸟是怎么变成现在的跑步健将,却失去了飞的本领吗?

 

首次阅读

流畅的为孩子朗读故事,每一页都关注图画中角色的表情。可以在朗读文字后,引导孩子关注图画信息。在鸵鸟获得冠军那一页可以稍作停留,请孩子思考鸵鸟能飞回去吗?然后阅读下一页,揭示答案。在适当的位置稍作停留,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尽管一开始孩子可能并不能立刻说出答案,或者说出正确的答案,但我们通过这样的提问培养孩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并期待孩子慢慢的能自己提出与情节发展有关的问题。

 

再次阅读

再次阅读中,我们可以更加关注图画中的信息,和孩子通过观察图画分享鸵鸟的感受。例如它看到豹子得冠军时的羡慕,畅想自己夺冠时的激动,拼命练习却不成功时的沮丧,终于夺冠后的喜悦和自豪,最后无法回到家乡时复杂的表情和心情等等。其中值得注意的两个画面,一个是鸵鸟绑上翅膀后,一只小鸟落在它的翅膀上,仿佛在和它说话,他们可能在说什么?最后一页,鸵鸟无法回家时,看着茫茫大海,小鸟又和它说话,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启发孩子展开想象,为人物补充对话,使阅读变成一个创作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理解故事,一方面也给孩子自我投射的机会。

 

阅读延伸活动之一

这个结局好还是不好?

在多次阅读之后,我们可以和较大的孩子展开讨论,鸵鸟获得了奔跑的技能,却丧失了飞行的本领,这样好还是不好。如果孩子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就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充分表达,如果孩子还不能清晰的表达,我们家长可以分为正方和反方,鼓励孩子作为评判。孩子在倾听我们陈述观点时,会有所体悟。

争论之后,可以请孩子为故事修改结局,他认为怎样的结局更好呢?

 

阅读延伸活动之二

还有什么鸟不会飞?

除了鸵鸟,还有什么鸟不会飞呢?还有什么会飞,却不是鸟呢?我们可以带孩子参观动物园,或者查阅百科全书,检索互联网,通过多种途径帮孩子建构网状经验,由一点发射到多点。这是一种有意思的学习方式,在这种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索中,孩子会体验到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