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背影之后

标签:
绘本背影父亲咕噜熊朱自清杂谈 |
分类: 道听途说剪剪贴贴 |
这是我老板写的文章,我很喜欢。我说的是,我喜欢这个绘本,这篇文章,不包括我老板啊,当然,我也不讨厌他,总体来说他是个很好的台湾版中老年男同志,经常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除了给群众涨工钱这件事不想之外,其他都替我们着想了。
作者:Winston |
经常有咕噜熊的家庭来故事屋,我总会拿出背影这本绘本,跟这些客人们分享这本书,然后我们会谈到两岸的中国人都曾经在同一段时间,在课堂上背诵这篇朱自清老师传世的散文,然后我们还会一起讨论,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没有欣赏这篇文章的优美。直到这本绘本的问世,一位意大利画家,用质朴的彩铅笔,将背影深层的感情,透过一幅幅画面,带着那一份时间沉淀的美感,传达给读者。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绘者/ 克拉迪奥 而在背影之后呢?我记忆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没有文学家的才情,于是我在阅读背影绘本之后,努力去探索我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模样? 假如人生是多彩的乐章所组合,那我父亲的五线谱一定是一条没有起伏音符,他这一辈子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家那片农场,任凭单位职位调动,在外地有更好的职缺,他也拒绝了,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妻子和三个孩子是他所有的一切。生活对他而言就是如此的平淡,但嚼味起来时,却又有着淡淡的清香。人生必须经历后,才知道个中滋味。 也许是不甘于这样的平淡,在我 18 岁离开家的那一刹那,当我凝视着前方时,我父亲肯定凝视我的背影, 目送我的离去。带着年轻人那一丝的张狂,也带着一丝对父亲的轻藐,我离开了乡下。 多年之后,一事无成。于是总有想回去农场的念头,却又踏不回去那一步。家里的农场就是在父亲一个人的努力下,还维持着一点荣景。他总说:如果失业了,家里还有点农事可经营,这句话当时听在耳里,鄙视在心里,心想:为何就看我无法成功? 父亲其实就是生命里的大树,对任何一个为人子女都是,而子女在父亲眼里永远就是小草。这样的反差,我始终知道心里有棵大树始终存在着。直到有一天大树终于倒了,我才知道,原来当我年近五十之时,还不是一棵大树,这个心里力量一旦消失,才知道自己的脆弱。 在 2006 年 7 月之后,人生之所以会顿悟,会在鄙视一个人,转为强烈的思念,和无比的尊崇,原来这个我曾视为懦弱的侏儒,原来身影是那样巨大。我一直没有机会,凝视着他巨大的背影,却只有记忆着在农场黄昏下,夕阳馀晖下他瘦弱的身影。 这三年来我总想在梦里遇见他,因为梦里会有声音,我想听听他的声音;我想在梦里看见他穿着那件暗红的毛背心;在他走了时,我亲手烧了这件在医院穿了一个月的背心。直到年前十一月的某一天夜里,我真的梦见了,他在梦里对我说:我是不是走的太早了?我好痛……我在梦里哭到醒了过来,他真的很痛吗? 记忆中父亲的背影是模糊的,但我对他粗糙的手却是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在病床边陪他一个月,是我这一生对父亲最不舍的依恋,每当夜里,我会偷偷的拿起他的手,用乳液轻轻的涂上,这双手总是给我那么多的安全感,他的手不细致,很粗糙是因为长年的劳动。初三那一年我开了刀,推出病房时,有一双粗糙的手伸了过来,我迷糊中紧紧的的握着,这个质地我一直记忆着,直到他生命最后的几月。随着岁月的累积,父亲双手的皱纹更加深烙,子女对父亲的爱,如同朱自清老师笔下的情感,埋藏于心底深处,不轻易的表露。于是在我和父亲并肩走路时,都无法跨过男人间的矜持,扶着步履蹒跚的父亲一把。却也只有在病床旁,牵起他的手,试图用乳液填补那些为子女劳苦一辈子的纹路,也许我在尝试弭补我的羞愧,也许我因为羞愧,不敢抬头,而让含着眼里的眼泪落下。 有一天我跟书妤书瑄说:有空多给祖母打电话,因为也许在若干年之后,打电话回家就不再是祖母的声音了。 看背影绘本时,想到在背影之后是什么?这一篇让中国人感动的文章,大概只会影响我这个年纪的人,很可惜的是,如我孩子这般年龄是无法透过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个中年男人对父亲深层的思念。
看到咕噜熊编辑部门的年轻人正在编辑背影这本绘本,心里想着,千万要将感情放在里面啊!等书杀青后,选个故事屋的角落,静下心来,好好的再将背影细品一番吧! |
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在台湾格林文化的网站有更详细的报道:
http://www.grimmpress.com.tw/event/event_detail.php?id=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