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系列导读

作 者: 白冰 著,铁皮人美术 绘
《抱抱树》
孩子往往会对身边富于变化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对于时间概念的缺乏却容易让孩子的好奇仅限于“这是什么?”的表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通过谈话、观察、阅读和适当的操作活动,引发孩子的好奇,保护孩子的好奇,并且引导孩子的好奇向一个更加深入的层面发展。当孩子对一粒小小的种子爱不释手时,我们可以带他/她走进神奇的植物王国,认真观察一棵树的组成,亲手尝试一颗种子的培育过程……这时候,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阅读前
v
带孩子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孩子聊一聊什么是种子,都见过什么样的种子,种子有什么作用;
v
和孩子一起观察大树,聊一聊大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给我们阴凉、果实,供孩子玩耍等等,尽量和绘本内容相关联)。
阅读中
这本书的重点:
v 初步了解种子的作用,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土壤、水、阳光);
v 体会种植(由种子到开花)的乐趣;
v 体会人类和植物相互关爱,互惠互利的关系。
初次阅读的重点:
v
在朗读文字的时候,注意表现出种子细嫩微小的声音,和他变成大树后粗壮有力的声音的差别;
v 在朗读对话时,注意突出小动物发出问句时的语气,强调对话的情境性;
v
在阅读过程中,当朗读到哪个角色或者情景,就用手指点图画中相应的位置,并且引导孩子观察角色的表情,体验角色的感受,例如第二页和第十三页,在朗读前请孩子描述小种子撞到石头上,有什么感觉,小动物被太阳晒得什么感觉等,增强孩子的图画观察能力和绘画符号识别能力;
v
当图画符号难度较大时,要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第一页的白色曲线代表什么(风卷着树叶),第十二页的从左到右的背景变化代表什么(四季更替,一年一年的过去)等,增强孩子对于图画符号的识别能力。
再次阅读的重点:
v
请孩子扮演小种子,尝试复述小种子的重复语言“我是我,我在这儿”,请幼儿体会为什么小动物找了半天才找到它,请幼儿用语气表现出小种子的弱小和坚强;
v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讨论,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知道为什么小种子请小猫把它种进土里,请小猴子为它浇水;
v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讨论,帮助孩子理解小种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帮助孩子理解植物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后
您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下面的游戏活动:
1、 角色扮演:请孩子表演小种子从小到大的过程,模仿并表现从弱小到强大的语气变化。
2、 收集一些(花卉、树木、谷物等多种多样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类型。
3、
种植:和孩子一起种植一种生长周期较短的植物,如豆芽、西瓜等,让孩子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并体验照顾植物成长的感受,体验时间的感念。在种植过程中,家长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生长记录观察表,请孩子每天观察和填写(如果孩子不会写字,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时间
|
天气
|
种植照看行为
|
植物生长状态
|
例:3月7日
|
晴,有风
|
种下种子,浇水
|
种子的样子
|
|
|
|
|
|
|
|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