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锅巴健胃消食
平时熬粥煮饭,锅底常常会结一层厚薄不一的锅巴,家家皆有,极为寻常。可谁知,这种似乎上不了桌面的粗米残渣,竟是慈禧太后百吃不厌的佳肴。
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皇家医事》(作者屈维英)中提到,慈禧太后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口福的“美食家”,中年后尤其喜食肥甘厚味,特别爱吃肥鸭。
据说为了养胃,慈禧最爱吃的是粳米锅巴,几乎无一日不吃。有时干吃,有时配料做成菜,有时研末调服。直至临终前,她还忘不了吃锅巴。慈禧去世前一天,女御医施焕给西太后所拟处方为:粳米饭锅巴焙焦,研细末服用。
慈禧之所以喜食锅巴,是因为经过略微炭化之后的锅巴,部分糖分得到分解,食后易于消化;加之吃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会渗入大量唾液酶,有助消化吸收,促进胃肠蠕动,振奋肠胃机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焙烤成的粳米锅巴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调理。粳米若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并可消食导滞、收敛止泻。需要注意的是,商店出售的锅巴,大都是油炸制成,而且含盐量(包括味精)高,多食容易上火,对身体无益。
当黄脆可口的锅巴浇上鲜美的汤汁端上宴席时,“刺啦”作响,香气扑鼻,吃上几口,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李培新/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