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软银孙正义armip技术前景 |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
近日,软银宣布,将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这是自收购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以来软银进行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如此大手笔,不能不让业内外为之侧目。之前,还有人纳闷,软银为什么抛售了阿里巴巴、Supercell以及Gunghoo的股份,这下水落石出:原来软银要集中资金投资ARM。
那么问题来了:ARM有什么值得软银为之如此动心的资本?依我看来,让软银对ARM鬼迷心窍的主要来自背后的三大动因。
一,IP的巨大价值
ARM的官网上对自己的简介为: ARM Holdings 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并因此在数字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
这家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公司,拥有 2000 多名员工,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办事处,包括位于中国台湾、法国、印度、瑞典和美国的设计中心。ARM公司的的主要亮点如下:
-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 IP 公司
- 成立于 1990 年
- 目前为止已销售超过 200 亿个基于 ARM 的芯片
- 向 250 多家公司出售了 800 个处理器许可证
- 获得了所有基于 ARM 的芯片的版税
- 赢得了长期成长型市场的市场份额
- ARM 的收益增速通常要比整个半导体行业快
ARM 的商业模式主要涉及 IP 的设计和许可,而非生产和销售实际的半导体芯片。ARM向合作伙伴(包括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系统公司)授予 IP 许可。
这些合作伙伴 可利用 ARM 的 IP 设计创造和生产片上系统设计,但需要向 ARM 支付原始 IP 的许可费用并为每块生产的芯片或晶片交纳版税。除了处理器 IP 外,ARM还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物理和系统 IP 来优化片上系统设计。
这就是ARM的最主要价值之一:IP(即知识产权)。虽然在其他领域IP往往被抄袭,但在芯片领域IP却因为全球芯片行业相对规范的序列号管理,而使IP授权更规范,进而使IP拥有方的收益得以相对有效地保证。
软银看重ARM的主要价值之一就是其IP的巨大价值。 ARM 的 IP 多种多样以及支持基于 ARM 的解决方案的芯片和软件体系十分庞大,全球领先的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都在广泛使用 ARM 技术,应用领域涉及手机、数字机顶盒以及汽车制动系统和网络路由器。
据悉,目前ARM 技术已在 95% 的智能手机、80% 的数码相机以及 35% 的所有电子设备中得到应用。这些设备的使用都必须向ARM交纳相应的专利授权许可使用费。
ARM公司去年营收仅为10亿英镑,软银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ARM去年净利润的70倍,相当于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的50多倍。
虽然,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软银的 243亿英镑收购价值太高,但是这也许正是软银能拿下ARM的原因之一。要知道,ARM曾经拒绝了苹果及英特尔等公司的收购,软银的开价远高于他们不能不说是ARM答应被软银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未来技术前景
如果说软银的 243亿英镑是豪赌或花了血本,那么软银更看重的是ARM未来的技术前景。其实,哪桩后来看起来划算的收购不是因为看到了未来(也可以说赌对了方向)?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ARM的IP的巨大价值让软银为之倾心,那么ARM未来的布局及巨大的潜在市场更让软银为之动心。
第一,孙正义看到的是ARM在物联网上的未来前景。的确,物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ARM 的技术产品组合范围涉及芯片 IP、工具和软件 IP,可结合合作途径和生态系统,满足快速发展的、安全互连的物联网需求。
孙正义在一份声明中称,当前软银正积极投资于“物联网”业务,希望抓住该市场的重大商机,而收购ARM与该战略完美匹配。
第二,ARM在嵌入式芯片方面相关设计值得关注。这主要涉及汽车信息娱乐、嵌入式计算、通用 MCU、智能卡、智能仪表、ADAS、ARM Powered 产品、闪存卡和 UFD、HDD / SSD等相关芯片的设计。
第三,ARM在移动终端相关芯片设计方面的投入。全球那么多的智能手机在被消费,这自然是ARM专利的消费基础。去年发货的ARM架构芯片达到150亿片,比一年前增加30亿片。其中约半数来自移动设备。
第四,ARM在可穿戴设备相关芯片设计方面的投入。不论是普及型的腕带,还是跑商的智能手表,以及高端的智能眼镜,都看到了ARM的布局。
第五,ARM在家用设备相关芯片设计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蓝光和 DVD、计算、数字机顶盒、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游戏、ARM Powered 产品等相关芯片的设计。
第六,ARM在企业级设备相关芯片设计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布网及服务器相关芯片的设计。虽然, 2015年运用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在全球服务器芯片的市占率还不到1%。不过,ARM希望在2020年扩展至25%。
可以看到,ARM所涉及及准备涉及的领域都是正在飞速发展及未来潜力巨大的领域。特别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就物联网,其他几大领域也可以为物联网添砖加瓦。
三,资本收购溢价
当然,任何大的资本收购案都不会那么简单。除了上述ARM的IP巨大价值及未来美好的技术前景深深打动了软银外,谙熟资本运作的人士已经发现了软银还发现其中的其他收益。
有资本运作方面的资深人士旋即指出:软银收购ARM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看到了英国退欧所带来的巨大的汇率利好。现在收购ARM相当于是捡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便宜。
有媒体称:英镑的急贬就好像当初卢布突然贬值,苹果手机和其它硬通货价格还来不及调整。一财网的报道称,韩国投资伙伴合伙人王平表示:“英镑汇率的下跌会使得ARM账面(美元结算,英镑计算)的收入大幅上涨,而开支(英镑结算)会显著下跌。”
据一财网报道,中信证券并购业务高级副总裁陈纪正对第一财经表示:“英日汇率目前处于历史最低点,43%的收购溢价,锁定了英镑汇率超低的时点。”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出现。 野村证券首席信贷策略师Toshihiro Uomoto也表示:“ARM与软银当前的核心业务之间有着巨大差异。市场认为,320亿美元这一出价过高,软银股价由此受到了影响。”
很明显,现在的一个焦点在于:ARM是个好公司,但软银 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现金收购是否划算?
当然也有一个难点在于:既参透资本运作策略,又懂得芯片行业设计IP,并看准未来技术前景的人,少之又少。本文也只是将这几方面初步结合起来讨论。
我比较担心的是,一些熟悉资本运作但未必熟悉技术发展的人士提出的有关观点,或者熟悉技术但不熟悉资本运作的人提出的观点,似乎都有可取之处,但又似乎都有不少问题。真正的高人也许只做不说。
总而言之,既便宜又好的公司哪里去买?收购企业看的就是其未来的前景,现在这个收购价可能高了(低了也拿不下来),赌的是未来市值更高,赌的是将来可以赚得更多。
只有未来可以告诉我们:软银今天的鬼迷心窍是对是错。(作者:陈永东,新媒体领域研究与实践者,电子邮件:cyd888@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