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接与共享:赋能你我他

(2016-04-28 21:09:06)
标签:

连接

分享

技术

赋能

程武

分类: 新媒体与创意经济

连接与共享:赋能你我他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深入每个角落,并“赋能”于我们每个人,这既是我的感叹,也是最近腾讯副总裁程武先生在2016 GMIC上所表述的观点:连接即赋能,分享即所得,技术即公益(相关链接:http://tech.qq.com/a/20160428/047364.htm )。很高兴我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连接赋能:催生创意者经济

  互联网及各类应用可以“连接一切”,这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然而,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连接一切”的同时可以赋能。连接是赋能于人的基础,让“创意者经济”得以成长,并让许许多多的创意得以引爆或重生。

  随着互联网“连接一切”的不断深入,3Com创始人梅特卡夫提出的“网络倍增效应(信息网络价值随用户增加而倍增的效应)开始呈现,体现出扩张与整合的优势,并且使得被连接各方势能加以提升,从而优化了“创意才经济”的环境。

  程武先生提到一个例子,很好地体现了连接赋能对创意者经济的推动作用:漫画《狐妖小红娘》的作者是庹小新,之前连载其漫画的杂志社倒闭了,他一度面临窘困。然而,该漫画上传至腾讯动漫平台上后,通过网络连接赋能成为一部人气大作,漫画点击超12亿,动画播放超2亿。

  其实,“连接一切”未来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万物互联”,进而让世界连接成为“物联网”。可想而知,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形成,所赋之能将进一步扩大,世界也会因连接赋能而为更多新经济创造更多更便利的条件与可能。

  二、分享赋能:培育共享型生态

  在“连接一切”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向共享经济转变。闲置资源得以极大程度的激活,既可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大众创新,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扩大有效供给,还可实现低碳生存,促进灵活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许多行业服务提供补充。

  正如著名未来学家与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到的那样:协同共享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数十亿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共享能源、信息和实物,所有权被使用权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代替,人类进入“共享经济”新纪元。

  分享是赋能于人的实现方式之一,推动了“共享型生态”的兴起,这一点程武先生也在GMIC上提到。确实,分享赋能不仅让维基百科、打车软件迅速为人们接受,而且它们大大方便了应用参与各方,使“共享型生态”逐步形成。

  最近,我受邀在浦东图书馆所做的共享经济方面的讲座上,还专门讨论了共享经济的许多应用领域,如共享交通出行模式,共享空间模式,共享金融模式,共享美食模式,共享医疗健康模式,共享公共资源模式,共享知识教育模式,共享任务模式,以及共享物品模式等。

  未来,分享赋能将使“共享一切”成为趋势,共享经济将切入各个垂直领域,将把分享赋予人们的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并酝酿出更多方便、实用、实惠的共享模式,进而形成更优良的共享型生态。

  三、技术赋能:促成公益型社会

  我们知道,技术是前面提到的连接与分享的基本保障。然而,程武先生还强调了技术促进公益的使用。他说:技术是赋能于人的进化之路,让“公益型社会”成为现实。借助互联网技术,人人都可以在指尖上做公益,解决社会难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将是“互联网公益”创造的新可能。

  的确,技术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还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公益型社会的形成。技术表面上是抽象而生硬的,然而它却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从而显示出温情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赋予人们的势能正是大家所期盼的“正能量”。

  程武先生提到一个例子,给我印象很深:2015年9月9日,腾讯联合各方发起的首个公益日当天,700个公众号发起“帮抗战老兵回家活动”。一位南京姑娘在“南京头条”公众号里发现,有位老兵好像是她失联多年的三爷爷。她马上联络了公众号,仅1小时,这位99岁的老兵与亲人相认。后来,老兵在百岁生日时从缅甸回到了老家。

  我想,如果平台技术能促进更多的连接与分享,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和挖掘更多有益的信息,那么技术就可以帮助更多失散的人重新团圆。我特别想到了那么被拐卖的儿童及长期艰难寻找他们的父母们焦急的眼神,如果大数据能帮助他们团圆,则真是功德无量。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连接、共享与技术在未来更好地发挥赋能于人的作用,世界也将因赋能而更美好!(作者:陈永东,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者,电子邮件:cyd888@sina.com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