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ing在中国互联网第三浪
(2009-06-28 12:42:58)
标签:
第三浪互联网电信广播电视融合新媒体陈永东it |
分类: 新媒体与创意经济 |
Surfing在中国互联网第三浪
文/陈永东
最近,阅读了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先生前段时间寄来的《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感觉收获不小,感觉我们每个网民和众多相关企业都在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浪”中Surfing(中文含义:冲浪)。
一、三亿、三网、3I、3C
看了互联网实验室编写的《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几个“三”给我的印象很深:
1、下一个三亿网民:这本书提到,1999年第一浪时,中国网民不到1000万;2006年第二浪时,中国网民突破1个亿;目前正进入第三浪,2008年底中国网民已经接近3亿,下一个“三亿”就是“第三浪”的重点。如果有了这新的“三亿”,则中国网民将达到6亿,互联网将成为中国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陈永东预测,这个6亿的到来应该在2012-2013年左右。
2、三网融合:这虽然不是什么新话题,但是随着第三浪的到来与发展,它的进程将越来越快,互联网、电话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点将越来越多,有两两融合,有三两个融合,在三个互相融合。我理解,三网融合将使得“新媒体”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3、3I融合:这一点以前提得不多,《第三浪》一书中比较明确的提出了这个观点:IP通讯企业、IT技术设备企业和Information内容应用企业形成“3I融合”。这三个圈将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改变着未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格局。
4、3C融合:这也是比较新的提法。3C是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Consumer Eletronic)的简称。3C融合就是这三类数字化电子产品的功能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其功能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使用更方便。3C融合的表现是各类终端设备的融合。
二、六种能量与四个热点
我基本认同《第三浪》一书提到的第三浪涉及的六种技术能量与四个热点。
1、六种技术能量:
(1)中国3G:这不用说,三网合一少不也电话网,不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但3G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它大大提升了手机上网的带宽,有了这个基础,各类应用才有了用武之地。
(2)CMMB(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广电包括手机电视在内的多媒体广播的标准,是广电行业与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融合的利器,但电信行业也有自己的T-MMB,甚至流媒体视频等。
(3)云计算:这个概念炒得比较厉害,微软、谷歌、亚马逊、SUN等都在提,但可能概念东西比较多,核心概念与技术还在发展,最近与华师大等校的几位教授探讨此问题时也有同感。不过,软件厂商在动脑筋的是,如何让用户通过互联网以“租赁”的方式使用某些软件。
(4)虚拟化技术:这可以单独算,有时也可以是“云计算”的一个延伸。不过,看起来用VMware等软件可以让几个服务器跑起来几十个应用的确可以提高硬件利用率,并且易于管理。
(5)社交网络软件:本来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SNS(社会化网络服务)被Facebook、MySpace、校内网与开心网等综合利用后,将成为聚集人气的最重要的平台,毕竟吸引眼球是基础。
(6)统一通信:也称UC(Unified Communication),其核心内容是,让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取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蓝图。
如果说有什么意见,那就是我认为,“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可以合在一起。
2、四个热点:
《第三浪》中认为,第三浪将呈现四大热点。
(1)移动互联网:这个是当然了,这本身就是三网合一的一个基本表现。手机上网、手提电脑上网等应该将越来越普及。
(2)数字娱乐:我理解,今后的消费品比较多的体现“数字化”与“娱乐化”。数字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娱乐化则是新媒体的一个基本特点。
(3)电子商务:我理解,所有的创意、所有新型消费服务对于企业而言都会尽可能地与电子商务挂钩。电子商务将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毕竟多数事情的发展是需要考虑赢利模式的。
(4)Web2.0:这是必须的,但是我想应该不至Web2.0,应该还有Web3.0甚至4.0,且可能还有电视2.0,电子商务2.0,手机2.0,但无论哪个概念,应该都更多体现在用户参与、媒体融合与互动性上。
除了以上的收获外,《第三浪》一书还列举了不少中国互联网中的“浙江”军团,其中有宁波青年丁磊、新昌中学双子星求伯君与陈开桥、杭州大学数学系师兄弟鲍岳桥和王建军、巨人史玉柱、小个子马云、孙德良、庞东升、方兴东、孙坚华、鲁伟鼎、吴鹰、假为贵、任正飞等等,的确队伍强大、名震四方。怪不得要搞“春回燕归、西湖论剑”的活动,浙江简直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将才聚集地。
无论如何,从阅读《第三浪》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也是目前在互联网、广播电视与电信行业各企业与研究机构值得参考的资料,“三网合一”得三个行业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才行。希望《第三浪》能每年出一版,写出水平、反映动态,并希望这类书能从技术、内容与营销三方面全面论述相关问题。
最后呼吁,让我们一起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浪”中尽情Surfing(冲浪)、搏击!(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cyd8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