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谷歌云计算解释各怀心计microsoft软件发展陈永东it |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
微软谷歌对云计算解释各怀心计
文:陈永东
最近,以张亚勤先生与李开复先生分别为微软与谷歌代表,分别在博客、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对“云”计算是否为新东西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辩。陈永东认为,微软与谷歌对“云”计算各有各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各有各的心计。
一、谷歌李开复对“云”计算的观点
核心观点:提出“云计算”,认为几乎所有数据和运算能力都搬到网络上。
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采访时,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场景:“云计算”的时代到来的时候,人们将使用PC、手机、汽车甚至手表等廉价的“云”设备,通过浏览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同步“云”中的文件、照片、E-mail、视频、音乐、应用软件……。
虽然李开复自己也说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云计算,但是他还是对“云计算”给了个定义,所谓“云计算”,就是要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李开复还对“云计算”的特点总结了四点:
第一,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第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
第三,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第四,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
二、微软张亚勤对“云”计算的观点
核心观点:提出“云-端计算”,认为“云”和终端都会具备很强的计算能力。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认为,目前炒得火热的“云计算”并没有新鲜的内容,而“云计算”领域,微软也并未落后。“其实早在8年前微软提出的.net战略中已经包含了‘云计算’的内容,只是当时翻译成‘网格计算’而已。”
与谷歌强调未来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可以搬上网,以服务取代软件不同,张亚勤认为,完全用网络作为存储和计算不太可能,业界需要更均衡的观点。
因此微软提出了“云-端计算”的概念,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云-端计算”即“云”和终端都会具备很强的计算能力。
第二,所有应用程序都在本地终端上使用也不一定合理,因此强调“云”和终端的均衡将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第三,同“云计算”类似,SAAS(软件即服务)近两年已成众多厂商追捧的热点,但微软则相应提出了“软件+服务”(S+S)的战略,
第四,产品和服务同等重要,那些认为未来软件将消失或者全部免费的观点太过极端。
第五,微软的策略“S+S”(软件+服务)更关注点实际上是集众家之长,提供不同选择。
三、微软与谷歌对“云”计算解释各怀心计
陈永东认为,如果从微软与谷歌各自的发展轨迹与核心业务看,他们对“云”计算的解释实际上是各怀心计,在展示各自对软件发展模式的见解的同时,都在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打小算盘。
第一,对于微软,以办公软件为主的核心一直占据了其主要业务,其在互联网带面前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微软也看到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云”计算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其将“云-端计算”搬出来,可以在“云”计算完全普及之前的较长时间内(如5-8年)挽救其日益衰退的软件市场。
第二,对于谷歌,以互联网搜索及各类创新应用发家后,一直想对微软等老牌IT企业发起攻击。而“云”计算正好是谷歌可以大力鼓吹的一个新的软件模式,并且谷歌也在不断地推出类似于“云”计算的各类应用,如在线的照片处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档,甚至在线的翻译软件。反正,“云”计算正是谷歌要大力发展的方向,正是其向传统IT企业挑战的最佳旗号与理论支持。
四、陈永东对“云”计算的理解
微软与谷歌对“云”计算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我觉得“云”计算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应该让中国的软件与互联网用户对其有个正确的理解。以下是陈永东对“云”计算的理解:
第一,“云”计算是趋势,但不会一蹴而就。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互联网还没有做到完全普及,互联网带宽提高有一个过程,在目前带宽不能免费的情况,软件全上网使用、全都免费是不大可能的。当然,目前许多许多免费在线使用软件出现的至少表明了一种趋势。
第二,即使有“云”计算,有些软件也不会上网使用。软件有很多种类,应用软件上网是可以,但许多系统软件则不大可能上网使用。如操作系统软件及防病毒软件的客户端等还需要在本机安装使用,只不过这些软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
第三,即使有“云”计算,复杂软件上网可能不大。软件是有些软件相对简单,有些软件则相对复杂,即使带宽提高的一定程度,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一些相当复杂的软件(如MAYA等)在网络上使用时的响应速度可能还是很慢。
第四,一些高价值软件上网免费有相当一个过程。无论如何,原先一些功能特别强大、价值特别高的软件不会很快就都放到网上免费使用。这既有一个原来软件厂商是否愿意的问题,还有就是用于支持免费的广告费能否平衡这些软件厂商收支的问题。
当然,我想,微软与谷歌的争论没什么坏处,他们在争论中虽然也都在为各自企业的发展打小算盘,但他们的争论会逐步形成部分共识--至少部分软件是可以通过在线免费使用的模式的。这对所有软件与互联网用户毕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