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擅长模仿还是创新?
文:陈永东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似乎一直在质疑声中调整发展,就像许多人总在质疑NBA的火箭队的连胜势头一样。对火箭队的质疑往往是还能连胜吗?对中国互联网的质疑往往是模仿多还是创新多?
一、火箭队与中国互联网遭受的相同待遇:质疑声
今天(3月15日)火箭已经在姚明受伤缺阵多场的情况下取得21连胜,梦幻般地取得了NBA历史第二好连胜记录,但是很多人在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提出种种疑问。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也非常类似,昨天,陈永东在博文《
中国网民数全球第一后8大疑问》提到,
中国网民人数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人数排名第一的国家。然而,同样在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就有许多人质疑中国互联网企业更擅长模仿,当然又有很多例子证明中国企业又很有创新能力。那么,
中国互联网企业更擅长哪个,是模仿还是创新?
其实这个问题,在最近《福布斯》网站刊载的对香港《亚洲创业投资期刊》国际编辑丽贝卡·范宁(Rebecca
Fannin)的专访中,可以看到一些相对客观的评论,下面我们看看范宁在接受《福布斯》访谈的评论的内容。
二、范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由模仿者转向真正的创新者
问:中国一直被认为擅长模仿和改进,而不是创新,这种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
范宁:在我的新书中,主要谈到了两类中国科技公司,其中一类是模仿者,另一类为创新者。一些中国公司模仿了谷歌或亚马逊,例如李彦宏创建了模仿谷歌的百度,俞渝创建了模仿亚马逊的当当网,马云创建了模仿eBay的淘宝网。
这些中国创业者大多在美国受过教育,有过在硅谷工作的经历。回到中国之后,他们模仿自己熟悉的美国企业模式创建了公司,但同时也根据中国市场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特点。
目前,这些以模仿起家的创业者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巨星”。但是,继李彦宏和马云之后,又涌现出了新一代中国创业者,他们正在由模仿者转向真正的创新者。
2、哪些中国公司具有真正的创新?
问:你认为哪些中国公司具有真正的创新?
范宁:一家名为Pingco的公司打造了新版本的移动信息,具有日记和交友等互动功能;陈明杰开发的Maxthon浏览器已经吸引了8000多万名用户,并获得了来自谷歌的投资。同IE相比,Maxthon加入了多项新功能,例如代理服务器和内置广告过滤器等等;还有一家名为东方般若(Oriental
Wisdom)的公司,主要面向手机发布金融服务,例如热点新闻和股市动态等等。手机金融服务直到最近才在美国出现,但在中国已经有四年历史。
三、陈永东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陈就东认为,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方面的评论,相对而言,范宁的评论是最客观的,评论也比较全面、深刻,这不仅说明作为香港《亚洲创业投资期刊》国际编辑的丽贝卡·范宁的确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评论水准,的确令人佩服,而且还说明世界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所持的态度越来越客观。
虽然,难免还有一些不利于中国声誉的国际声音出现,例如有人诬陷中国政府雇佣黑客攻击美国的军事网站,例如ALEXA总在怀疑中国网站在作弊等等,但是,随着中国网民数量跃居全球第一,随着阿里巴巴的成功,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网络游戏领域的领先等等,都不断地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互联网的强大的身影。
让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能不断发挥中国人特别能创新的传统,不仅在互联网天地里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而且也能在互联网天地中诞生更多的奇迹,就象我们的“四大发明”一样令世界瞩目。
让我们就像期待火箭队可以创造更多连胜奇迹一样,去期待中国互联网今后的大发展。
我相信,不仅中国人在期待,全世界的人都在期待。
===========================================================
作者:陈永东
===========================================================
走过,路过,顺便看看博主建立的圈子: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