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百度im即时信息问卷秘密武器泄露互联网陈永东msn腾讯微软it |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
百度IM问卷中秘密武器露端倪
文:陈永东
最近,在百度宣布要进军IM(即时信息,目前的典型如QQ、MSN)之后,各种评论与猜测不断。有的人认为百度搞IM没戏,只有搜索引擎是其正道;有的人认为百度搞IM,会抢QQ、MSN的饭碗;有的人认为百度搞IM,会在IM市场中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各种观点都在些道理,但许多人可能更关心的是百度IM今后的功能会怎样,它都有些什么秘密武器?它会比QQ、MSN更好吗?这些疑问可以从最近网上曝出的百度IM调查问卷露出的端倪中得到一些答案。
一、百度IM的基本功能
这份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问卷部分问题提供了对QQ和MSN优缺点的调查选项。有意思的是,在关于百度IM的话题上,问卷使用的措辞是“如果百度开发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对应的功能选项则可能包含百度IM的功能,一共有18个功能供百度员工选择:
- 同一台电脑上可同时登录多个帐号;
- 支持邮件地址作为用户名登录;
- 截图功能;
- 二人音视频通话;
- 多人语音通话;
- 多人视频通话;
- 文件传输;
- 图片传输;
- 多人会话;
- 群功能;
- 允许向多人会话或群中的陌生人发送即时消息;
- 输入帐号和昵称等信息快速找到我的好友;
- 向好友发送闪屏震动;
- 实时显示好友的输入状态;
- 支持更换界面颜色;
- 换肤功能;
- 发送自定义表情;
- 自定义头像可显示动画。
从这些选项看出功能备选项是综合了QQ和MSN的大部分功能。这是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二、百度IM的特色功能
在关于“百度IM特色功能”这个问题的备选项上则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百度IM的功能。这些特色功能选项包括:
- 支持100个文件同时传输;
- 可以一键接收或拒绝多个文件传输请求;
- 可离线发送图片和自定义表情;
- 最多可以添加1000个联系人;
- 可根据联系频度对好友排序;
- 快速找到我的密友;
- 接收图片时可以先预览到图片的缩略图;
- 提供百度搜索入口(网页、图片、MP3搜索);
- 我的空间有新留言后及时通知我;
- 好友空间更新后及时通知我;
- 有人回答了我在百度知道上提出的问题后及时通知我;
- 查看我订阅的百度新闻;
- 基于百度知道的问答机器人;
- 可通过兴趣搜人;
- 方便查找到自己的同趣好友并将其添加为IM联系人。
这些功能中多数是QQ、MSN等目前IM所没有的,QQ、MSN对应的腾讯与微软的设计与营销人员得特别小心了,这次可能真的是“狼来了!” 。当然对于IM用户来说,功能增加当然是好事。
三、百度IM与百度其他社区产品的结合点
百度既然已有许多其他功能,在推出IM自然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其他产品结合。从调查问卷上可以猜测,百度IM将是打通和整合百度社区产品的通行证。包括如下功能可能出现在百度IM上:
- 用户能从百度空间页面上添加好友到百度IM;
- 在贴吧、空间、知道等页面上向百度好友发起的即时通话;
- 贴吧的吧主可建立属于该贴吧的百度IM群;
- 用户可在群里向贴吧“图片库”上传图片;
- 与百度音乐掌门人结合,可在好友列表里实时显示出好友发布的专辑;
- 建立基于IM的社区聊天室。
这些功能也体现了目前软件的发展趋势:融合,即将IM与网站的其他功能,特别是社区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产品的集合优势。
四、陈永东对百度IM预测
虽然以上信息只是从百度IM的调查问卷中泄露出来的一部分,上述功能不一定会全部集成在百度IM上,目前也只是内部员工之间的调研,对于最终版本将具有何种功能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陈永东认为,百度IM的基本功能、特色功能、与其他产品的结合点上已经显示了百度的野心--在搜索引擎做到中国最大后,其他领域也要不断扩张。
至于百度面临的QQ、MSN的打压,陈永东认为,这是任何一个市场上先入者与后来者的正常的竞争,主要要看后来者到底能有多少创新,有多少技术实力与资金作后盾。再说,因特网本来就是不断创造神话的一个地方,既然过去创造了许多神话,那么我们就不能否认现在与将来不会再创造更多的神话。至少可以期待百度的IM以崭新的面貌创造中国互联网的又一个神话。
===========================================================
作者:陈永东
博主电子邮箱:cyd888@sina.com
===========================================================
走过,路过,顺便看看博主建立的圈子:
“新媒体创意圈”:http://q.blog.sina.com.cn/newmediaq
“电子商务评论”:http://q.blog.sina.com.cn/ecquan
===========================================================
前一篇:“艳照门”未闭,“资料门”又开?
后一篇:微软再遭重罚背后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