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企业进入创意竞争时代

(2007-10-02 15:23:55)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it/科技

互联网

企业

创意

it

电子商务

陈永东

永东博客

分类: 新媒体与创意经济
  本博客的主题一直认为,三个正在不断融合的行业是非常需要关注并重视的,即:

IT+电子商务+创意

  我一直认为这是今后IT行业发展的发向,也是重要的三架马车或三个支柱。可喜的是,和我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士越来越多:

  一、创意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

  目前,创意已经掀起了全球经济的新一轮革命。正如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所言:“全世界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美国的增长为14%,英国为12%,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中半数以上的工作人口从事的是创意产业,而且它的速度是传统服务业2倍,是制造业的4倍……”

  互联网企业正在进入创意竞争时代,这正是本博客提出的观点:以IT和互联网为平台,电子商务为互联网企业注入丰富的元素,创意为互联网增加新鲜的成份。因此我提出口号:创意!再创意!--互联网企业生存的唯一途径。

  过去短短三五年时间,创意使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家电行业已经退出了传播舞台的中心,各种媒体上取而代之的,是创意经济的众多代表性词汇:分众传媒、阿里巴巴、新东方、腾讯、网游、如家、携程、超女、百度、国美、B2B、C2C、风险投资、纳斯达克、80后……每一个名词,都代表着新的方向和新的动力。还有传统行业的蒙牛,而蒙牛正是因为其品牌经营上的杰出创意智慧,才始终处于公众视野的中心。

    显然企业已进入创意竞争时代,但仅仅是刚刚迈进这道大门。

    种种成功案例(如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创意产品)表明,唯有发展创意经济,中国企业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能力,才会真正增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二、互联网企业应该把握创意这一利器

  互联网企业应该走怎样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

  还是本博客提出的三个支柱:IT+电子商务+创意

    首先,科技的高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性的消费需求得以大量的释放;

    其次,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在IT发展的基础上,比如大众传媒技术的广泛出现和发展。IT使文化得以产业化发展,大众传媒又激起了文化产业的大众化消费热潮,进一步又刺激了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第三,高度个性化的创意产业领域。只有在虚拟的空间里,才能真正比较自由地实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个性创意境界,虚拟技术的普及,正好与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合拍,真正实现了个人生产、个人沟通、个人消费的三位一体。

  三、创意是开启互联网山洞大门的钥匙

    由于创意产品独具“创意”,也就是创新,甚至是个性化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小众”色彩,这就制约了创意产业发展壮大,而信息化的“无所不在”触角可以把“小众”的产品带到无数终端,使其“大众化”,成为创意产品的“车轮”,从而拉动创意产业发展。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胡戈创作的一个小小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能引发一场空间的网络热潮。类似的例子还有超女现象、盛大网游缔造的传奇、网络歌曲创造的巨大产值等等。在这些看似以内容取胜的例子中,其实背后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创意是让科技走向市场的催化剂,科技和创意结合的部分,是创意经济最好的生长点,以内容为主的游戏、网站、搜索等,都是如此。科技和文化结合,这就是创意经济的核心。比如在垃圾上创意的菲茨吉拉德,银行卡这一现代技术,就是他联系所有住户的纽带。

    虽然,科技与文化结合不是创意经济的全部,但却是创意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大量的中国企业——比如上面提到的和千千万万没提到的公司,又比如卖牛肉干的绿盛集团和做网游的天畅科技——都已经行动起来。

  阿里巴巴的山洞正在被打开。扣开山洞大门的钥匙:创意!

(作者:陈永东)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