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永东教育 |
昨天下午在上戏红楼2楼聆听了复旦大学刘旦初教授的学术讲座“新闻中的化学”。在讲座的最后,我向他提问:“复旦大学是如何给文科的学生开设类似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的?”,刘教授给了我较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得出以刘教授为主的复旦大学的教授们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创意的。
首先,复旦大学有条规定很有创意。即文科的同学在毕业前必须选够4个学分的理科的课程,理科的同学在毕业前必须选够4个学分的文科的课程,这和我平时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我始终给我目前教授的艺术类学生说,如果艺术类学生在本身艺术专业学习的同时,适当地吸收一些理科、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将对艺术类学生的成长很有利。这一点值得包括上戏在内的许多大学学习。
第二,刘教授在选修课的开设方面很有创意。刘教授讲,原来想给文科的同学开设化学课,即使降低难度,也很难推行,但他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将面向文科学生化学类选修课定位为“人类与化学”,等于是一种文理兼顾的课程,使文科的同学也深刻地感受到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与各个专业的密切联系。这一点值得所有准备开设选修课的老师学习,应该在开设时进行课程创意,使之更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学习。
第三,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更多地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很难说一个专业与其他专业毫无关系,许多专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如果一个人只知识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更何况大多数人的知识也只是一个专业的一个局部),难免会成为井底之蛙,更难以融会贯通。而刘教授在这方面确实做了非常成功的探索,并且得到了许多大学的承认。当然,有一点应该注意,学生是否有这种意识是需要学校与所有老师进行引导的。相比之下,有些老师在教授专业课时,当他们给学生讲“除了这些课外,其他什么什么课都没什么用!”的时候,不仅说明这些老师本身的浅薄,也很容易导致他们所教授的学生终身错误的观念!
因此,让所有的大学领导、老师、学生都学学复旦大学与刘旦初教授的思维方法,让大学培养出更多发展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