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的基金公司富达公司旗下的麦哲伦基金曾是一支13年创造29倍收益的明星基金,他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在美国,是与巴菲特一样驰名的投资大师。而在我眼里,他的投资业绩比巴菲特还要出色,实际上在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的13年(77-90)里,基金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29%,不仅超过了巴菲特23.5%的复合收益,同时这是在基金持股的诸多限制(比如,再好的股票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100多亿美元的资产规模使很多小市值股没法碰)的条件下产生的,就尤为显得可敬了。
以下是这位投资大师自己曾总结的13条选股准则:
1、公司名字听起来枯燥乏味,甚至听起来很可笑则更好
完美的股票应该属于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公司经营的必定是很简单的业务,这种很简单的业务应该有一个听起来枯燥乏味的名字,名字起得越枯燥乏味,公司就越完美,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公司业务枯燥乏味
当一家公司不仅名字枯燥乏味,而且经营的业务也枯燥乏味时,我却会感到非常兴奋。瓶盖瓶塞封口公司生产制造罐头盒和瓶盖,还有比这更枯燥乏味的业务吗?在《时代》杂志上,你只会看到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EO李·艾科卡(Lee
Iacocca)的采访报道而不会看到对瓶盖瓶塞封口公司CEO的采访报道,但这却正是投资这家公司股票的一个有利因素,看到瓶盖瓶塞封口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可是一点儿也不枯燥乏味。
3、公司业务令人厌恶
比只是业务枯燥乏味的公司股票更好的是业务既枯燥乏味又令人厌恶的公司股票。当一家公司的业务让人耸肩表示怀疑和蔑视、令人作呕或者甚至恶心得避之唯恐不及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4、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
公司的分公司或部分业务分拆上市变成独立自由的经济实体,例如Safety-Kleen公司从芝加哥生牛皮公司分拆出来以及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从州际百货公司分拆出来,经常会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惊人的投资机会。
5、机构没有持股,分析师不追踪
如果你找到了一只机构投资者持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持股的股票,你就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大钱的潜力股。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既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拜访过这家公司,也没有一个股票分析师说自己十分了解这家公司,你赚钱的机会就又大了一倍。
6、公司被谣言包围
很难想象有比垃圾处理业更完美的行业了。如果还有什么东西能比动物肠衣、油脂以及废油更让人恶心的话,那就是下水道里的污水和有毒废料堆,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天当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在我办公室时我会如此兴奋不已。如果你很幸运已经买入了这家垃圾处理公司的股票,那么到现在你的投资就会上涨100倍,因为它有着两个让人难以想象的传闻:一是处理有毒垃圾,二是受黑手党控制。
7、公司业务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在这一类公司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国际服务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SCI),如果说除了有毒废料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华尔街根本不愿关注一家公司的话,那就是死亡,SCI公司经营的恰恰是丧葬服务业务。
8、公司处于一个零增长行业中
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投资高增长行业,这里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我却并非如此。相反我热衷于投资低速增长行业,例如塑料小刀和叉子行业,我更喜欢的是比低增长行业增长率更低的零增长行业,比如殡葬服务业,往往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可以寻找到最赚钱的大牛股。
9、公司有一个利基
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料场的股票,而不愿拥有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一家电影公司面临着许多其他电影公司的激烈竞争,而石料场却有一个利基(Niche)。石料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最近的竞争对手离你只有两个镇的距离那么远,但是它却不会把它的石料运到你的地盘来抢夺你的市场,因为这样做光运费就会吃掉所有的销售利润。
10、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
我宁愿购买生产药品、软饮料、剃须刀片或者香烟的公司的股票,也不愿购买生产玩具的公司的股票。在玩具行业中,也许某家厂商能够设计出一个每个孩子都想要的奇妙无比的玩具,但是每个孩子也只会买一个,8个月后这个玩具就会被从货架上拿下来让位给另一个孩子们都想要的新玩具,而这件新玩具却是另一家厂商生产的。
11、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
与其购买那些要在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中苦苦挣扎求生的电脑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不购买那些由于电脑价格大战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购买电脑而提高盈利的公司的股票呢?比如自动数据处理公司。随着电脑的价格下降得越来越低,大量使用电脑的自动数据处理公司的数据处理成本也下降得越来越低,因此它的盈利也越来越高。
12、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
没有什么样的秘密消息能比一家公司内部人士正在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更能表明一只股票的投资成功可能性了。
13、公司在回购股票
回购股票是一家公司回报股东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一家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为什么不可以像公司股东那样投资于自家公司的股票呢?在1987年10月20日股市大崩盘时许多公司股价暴跌,有些公司宣布大量回购股票,这在当时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这些回购股票的行动对投资者有百利而无一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