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股票投资观念 |
国人深知“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学,尤其是知识分子。股市刚刚出现过热迹象时,他们可能会比一般人更加警惕风险,保持观望。然而,当这些有定力的人看到所有入市的人都赚钱,连没有任何金融知识的街坊邻居、大妈大婶都获得丰厚回报时,就会心动起来。在别人该考虑获利了结之时,反而又忍不住去捡“雪茄烟蒂”,因此很容易接到最后一棒。
凯恩斯曾经提出“选股如选美”理论,要投资他人的预期,可最终结果仍然是惨败。
二、“择时”不如“择股”。很多投资者往往都更在意买入的时机,而较少关心买入品种的前景。他们认为 股票交易就是要不断地“抄底”、“逃顶”,赚取差价,于是就倾向于买低价股、重组股,追逐“咸鱼翻身”的故事。事实上,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追求股票红利。绩差股和亏损股缺乏实际的价值,而重组和业绩复苏往往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便短期炒高,也不值得追逐。当然,选择好公司,也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如果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不足以支撑其股价,早晚也会下跌。巴菲特说,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这才是价值投资的理念。
第三,别把“长跑”当“短跑”。投资是一项“马拉松”,可很多人把它当做“撑竿跳”。这从人们对股票行情的关心程度可见一斑。跳动的数字时刻牵动着投资人脆弱的神经,“赚了也惶恐,亏了更惶恐”。巴菲特办公室里根本就没有股票行情机,而国内的很多炒股者天天都在“看盘”,以至于影响了正常上班。一些地方甚至不得不严令禁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看盘”、“交易”,擅离岗位、擅离职守。银行等柜台人员也忙于“看盘”,而对顾客不理不睬。这正常吗?试想,如果你真是买了价廉物美、值得收藏的投资品,用得着分分钟都掌握其价格的变动吗?相反,价值投资者却可以“夜夜安枕”。巴菲特说,要做好持有十年以上的准备才考虑买入。就算中国证券市场能值得长期投资的品种不多,但毕竟还是有的。不说持有三年五年,就连持有三五个月的信心也没有,必须时刻盯着,那还能算是投资吗?
“恐惧与贪婪”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投机心态。
第四,“一知半解”害死人。即便是在西方成熟市场,人们对股市的认知也充满谬误,刚接触股市不过十余年的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全民炒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基本常识的“全民”炒股。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完全不懂,或许还会相对谨慎一些,会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也会听取“专家”、“高手”的意见(可惜的是,国内股市的“半瓶子水”太多)。而对于那些求知和征服欲较强的人来说,则会选择“临阵磨枪,现学现卖”。于是,股市里又一个“半瓶子水”就诞生了。“一知半解”的投资者很可能会因为坚持一个错误的看法,而蒙受足以致命的亏损。
第五,切忌“赌一把”心态。有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自己的投资是否值得,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也没有相应的分析,他们更多是想碰碰运气;也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搞清自己投资的真正目的,他们潜意识里实际上更在意以真金白银进行交易的刺激和“不劳而获”的快感,而不是盈利。为此,他们甚至情愿承担一定的亏损。
1、成功的股票投资依赖于个人的训练,不依赖于别人是否赞同你。至关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固的、有充分依据的投资哲学。
2、除非你清楚该公司的里里外外,否则不要买它的股票。在买股票之前,花时间调查这家公司有助于避免犯大错误。
3、应该关注公司是否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助于公司把竞争者挡在外面。如果你能识别一家公司能够阻挡竞争者,并且能持续产生高于平均利润的原因,你就已经鉴别出了公司竞争优势的源头。
4、应当关注公司的持续发展。当你评估一家公司的成长率时,不要被迷惑人的历史性增长冲昏了头。确信你已经弄清楚了成长的来源,以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成长是否还具有可持续性。
5、频繁交易的费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之后,会大大拖累投资组合的表现。对待买股票要像重大的采购,并且最好长期持有。
6、知道何时卖出。不要仅仅因为股价的涨跌卖出,但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后,如果以下情况出现,应当卖出:你在第一次买入时犯了一个错误;公司基本面已经恶化;股价已经超出它的内在价值很多;你已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这只股票在你的投资组合里占了太大的比例。
七、六个应当避免的错误:
1、不要试图通过发现下一个微软公司而获得巨额收益,寻找某某第二的公司。你应该关注于发现股价已低于估值的可靠的公司。
2、了解市场的历史能帮助你避免重复那些易犯的错误。如果人们试图使你确信“这次与以往不同”,不要理睬他们。
3、不要陷入“一个好产品创造一个高质量公司”这样一个假设的陷阱里。在你被一项激动人心的技术或者一个极好的产品掏光口袋之前,确信你已经核实了该公司的商业模式。
4、不要害怕使用你的优势。买入的最好时机是当所有人都从一个特定种类的资产出逃的时候。试图选择市场时机是一个傻瓜游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市场是不能选择时机的。
5、减少投资风险的最佳路径是认真注意估值。不要寄希望于其他投资者会以高价接你的盘,即使你买的是好公司好股票也不要这样。
6、一个公司财务绩效的真实度量标准是现金流,而不是财务报告的每股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