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7 从京西古道之大寒岭到抓髻山和清水尖
(2010-03-12 19:05:49)
标签:
京西古道大寒岭关清水尖抓髻山千军台杂谈 |
从京西古道之大寒岭到抓髻山和清水尖
大寒岭,汉、唐时称大汉岭,相传为汉与匈奴的边界,与今三家店村后之思汉岭,遥相呼应,同出一因。五代至辽、金、元曾称其东安岭,其南为南安岭,其西为西安岭(也称麻涧岭)诸山合称大安岭。
传苏武出使匈奴,行至治水(今永定河)东岸三家店后山岭上,顾来途,望去路,思念大汉,而有"思汉岭";行至今大寒岭,下岭将入匈奴界,才有"大汉岭"。又称大寒岭。
明代史书复称大汉岭,书曰:"大汉岭,由清水尖分脉直抵百花山,相传汉时匈奴界至此"。大寒岭关城创建于明代。关城面东而立,由青砖石砌筑。
清初及康、乾时代仍称大汉岭。清光绪年间,在《顺天府志》中始称大寒岭。文曰。"大寒岭,岭在城西一百四十里,高数百丈,可通人行,上经绝顶,风势寒急,因名大寒岭。"
早上929因为下了点小雪就停开了,有公交公司的人在贴告示,原先聚集的候车人群散去,也有黑车司机在试图招揽生意。我和老叶决定开车前往千军台。
沿109国道一路向西,按路标指示开往了去千军台的方向。路矿比较差,底盘低的话要小心开。一路上经过了三个栏杆,可是没等我们减速停车,栏杆就抬了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8:37 分开始上山
9:45 到达大寒岭
12:30 到达抓髻山顶
16:30 到达清水顶
19:30 到达北港沟(木城涧路)
线路数据:
总时间:10:50
移动时间:8:20
2D距离:20KM
平均移动速度:2.5KM/H
累计上升高度:1620M
下山后想走回停车的地方,大约有7公里,发现有上行的车,试图拦车,可是没给停。第2辆车给停了下来,司机是个女的,允许我们搭车,交谈中知道她是拉活的,这是上山去接人。还告诉我们一般的车是不允许上千军台的,很惊讶于我们把车开了上去,还问我们开的什么车,以为可能我们是好车,检查人员就认为我们是领导,或去串亲戚的。她是去接人的,矿领导已经给下面打了电话,所以允许上去。到了之后她要了20,还算是个合理的价钱。付钱,道谢,索要电话.
路过板桥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是北京最大的古幡会,称元宵节千军台古幡会。在村子旁边已经可以感觉到一些气氛了,车辆比较多,还有人在燃放烟花。
由于下了小雪,而且海拔1000米以上,树挂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已经落了下来,地面比较滑,给行走增加了难度。总时间是10小时50分,有5次短的休息,每次10分钟,午饭是50分钟,清水顶上休息15分钟。难度最大的还是在阴面,落叶下面是冰,很滑,而且有隐蔽性,我滑倒了两次。走的时候要很小心,这降低了速度,而且消耗了更多的体力。
如果是比较好的天气,再控制好休息时间,行进时间可以缩短2个小时。也就是说在9个小时可以完成。
如果乘坐929,大约在9:30到达千军台,6:30到达木城涧。
在海拔1200米以上时,特别是两个山顶中间的路线,树木上挂满了树挂,异常美丽,和悬崖峭壁相映衬,呈现出一个精彩的霜雪世界。
整天几乎都是在雾气中笼罩着,只是中午的时候有段时间太阳露了出来,有几分暖意。
整体路线比较成熟,不是非常艰难。快下到山底的时候,天色黑了下来,园园的月亮,羞涩的从山顶悄悄升了起来,默默地为我们照亮下山的路。
第一次走这条线路,中间有几处走错了。
- 刚出929总站的时候,就在对面有条泻洪渠,沿着它走,就是古道的路径。我们沿着大路向西了,大约耽误20分钟。
- 过了大寒岭关后没几分钟,有叉路,向东的路是通往曹家铺方向的,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了几分钟,来回耽误了大约8分钟。
- 在清水顶,开始沿着去安家庄的方向下降了几分钟,来回也耽误了大约10分钟。
在大寒岭关休息的时候,还以为右手边的山就是抓髻山,心说不怎么高嘛。等到了真正的抓髻山顶,顿时
感觉比那座小山要高多了。
照片和GPS数据分析: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410900997/s/22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