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零碎:东西南北

(2006-04-13 14:38:51)
分类: 北京零碎
    据说,老北京城圈儿里,即现二环路以内,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很有讲究,“东贵、西富、南贫、北贱”的论调,堪与过去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座房”相比。
 
    按照资料的分析,东贵即指城东自古就是王亲贵戚的领地;西富,是说那时西城的富商没有资格在东城建宅,所以只好把家安在西城;南贫,顾名思义,南城是穷人的居住地,如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行走其中,很明显,胡同和院落,论规模、格局、建筑,南城都不如北城;北贱,即城北大多是太监当年建的养老之所。
 
    两年内,从南住到北,再从北住到西,却发现扩张后的北京城却未受旧日格局的影响。“东贵”在老城区尚存,毕竟王侯传承下来的贵族之气早已在几百年里渗透在只砖片瓦中,残墙近处仿佛仍能感知当年的威仪与随风旖旎的余香,但一切仅仅只是残存而已。每次路过黄瓦朱墙的雍和宫,疾驰于高高飞架的主路时,远远望过去,这座于乾隆九年由“龙潜福地”改为喇嘛庙的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如今被正在建设中的水泥森林包围着,只余两座黄灿灿的殿顶,一高一低地沦陷于朝霞落日,它们怅然远望,向东,再向东,依旧是水泥森林。
 
    至于“西富”,也亦是残存,反而是延展出的西线上坐落着的中央电视台及不远处的中央电视塔以及众人羡慕的香山半山别墅带来些许衍生于现代的贵气。而现今住所虽位于城西,但或许是太过偏西,又或许是岁月流转,当年的富有并未同步辐射于继续向西的路线,平平常常的楼盘,和他处大同小异的各式吃穿住行的载体日日夜夜地进出着需要它们的人,努力拼揍着一个城市的完整。不过,去年起呈现于报端的一个对石景山完整的规划或许会是另一个“西富”的崛起。
 
    而论调中的“南贫北贱”则在城市的扩张中渐渐改头换面,城南的楼盘一涨再涨,各式“家园”林立,面对的虽大多是普通大众,但显然,“南贫”已被颠覆。“北贱”则在建设重点趋于向北再向北时,就在科技与文化的覆盖下,告别了昔日的凄惶与卑贱。
 
    都市模板就这样渐渐成熟,于是,走在已扩张至六环的北京,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除了方向,大多数地方都已无法通过建筑及道路的特点来明确辩识自身所在,东西南北各自的特色早已与往日渐行渐远。
 
    每日从城西的家中赶往城北上班,有时会路过昔日尚未落尽的繁华,有时会路过“一览众山小”的新贵,有时身边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土著,有时是南腔北调的异乡客,耳闻目睹,顿觉光阴飞逝如窗外之树,稍纵即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