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栏文摘 |
自《人间四月天》开始对刘若英有好感。导演给她角色原是林徽音而非张幼仪,林是徐志摩的理想情人,美丽浪漫多才情,徐对她追求不得,思慕终身。能出演这女神式的角色,刘若英的朋友们包括张艾嘉都为她高兴,然而她拒绝了。她选择了张,徐的元配,“封建婚姻产物”,曾被徐嘲笑为“小脚与西服怎相配”,就是这个小脚,在被弃之后,一面谋生发展、一面教养子女,甚至接济徐诗人,他的后事还是她料理的。她要演她,她说,她喜欢她。
我想还应该加上一句:她懂得她。我相信她懂得她。虽然她与她生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虽然她还这样年轻,没有结婚。这是天性,至少,在很小的时候即已形成———刘若英,当她还是小小英的时候,外婆听到她所在小学合唱团的老师说她有音乐天分,便拿出私房钱买了一架钢琴让她学,外婆说:“女孩长大以后,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就算老公不要你了,你还可以养活自己和小孩。”爱未来临,即预备着被弃,这是一段奇怪的教导,但很实际,包含着古老而永恒的道理,关于女人的柔弱与坚强,依赖与独立……爱与忍耐。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小小英这样想象她的未来,婚后的生活:是一边在家教小朋友弹琴,一边带孩子。
这样的一个女子,最爱的内衣款式是男式平脚内裤,丝质睡衣,也试过,“怪不得他们都说性感,我穿上之后老觉得有人在摸自己。”哈哈一笑。最爱看的书是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写《我爱厨房》的那一个。这样的一个女子,至今单身:“我的理想就是当家庭妇女,我的妈妈、外婆都是家庭妇女,我从小看到她们,跟她们一起生活,我觉得当一个家庭妇女,被冠上夫姓,是非常好的事情,天经地义。”我真喜欢这段话。还有这一段:“希望不再有上帝遗忘的地方”———源于一次非洲之行:“希望世上不再会有那种母子都失去双手的地方,因为我在非洲看到的,让我震惊,没有手的母亲,如何拥抱自己的孩子呢?”
郑在说:男人对女人的欣赏有两种:一是忘情于山水之间,这是游客对于风景的迷恋;还有一种是守候与耕耘,这是对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