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绸之路游记---兰洲   (十)

(2007-05-17 13:00:33)
丝绸之路游记---兰洲 <wbr> <wbr> <wbr>(十)
    位于兰洲市滨河路中段的“黄河母亲像”,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 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4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同时,水波纹和鱼纹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
丝绸之路游记---兰洲 <wbr> <wbr> <wbr>(十)   

“水车园”建成于1994年,占地14,500平方米,由靖远县特级木工高启荣建造。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水车轮辐直径高达16.5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源于明朝。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他参考南方所见之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致仕故里后,便创翻车,倒黄河水灌田,致有巧思,于1556年研制成功。

    兰州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丝绸之路游记---兰洲 <wbr> <wbr> <wbr>(十)

    位于兰州市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丝绸之路游记---兰洲 <wbr> <wbr> <wbr>(十)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