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葡萄牙的比赛结束之后不到一分钟,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就热闹起来。一个在巴西采访的门户网站记者是个资深德迷,她说:我开始小邪恶下一场比赛了,低调,攒人品。另一位网站编辑则贴出了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合影,并说:传说克林斯曼和勒夫势同水火,有你没我,下一轮势必死磕,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在后面跟了一句: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可惜我也是这么想的。当你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指望别人救你一把时,本身就很无助。
现在的形势是,葡萄牙和加纳手里都只有1分,他们想出线就得在最后一轮赢球的同时,指望各积4分的美国和德国分出胜负。那么,克林斯曼和勒夫这一对在执教德国国家队时的黄金搭档,会舍己为人,为了他人的利益,展开一场“公平竞赛”吗?
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历史:1990年的世界杯赛场,当时的苏联和喀麦隆、罗马尼亚、阿根廷分在一组,结果前两轮比赛,喀麦隆大爆冷门,拿到4分提前出线。而由达萨耶夫领衔的苏联队则状态全无,两战全败。最后一轮,苏联迎战由苏联籍教头涅波姆尼亚奇执教的喀麦隆,很多人都认为喀麦隆会放水,双方果然打了一场默契球,苏联4∶0大获全胜。不过,由于小组前3名皆可出线,罗马尼亚与阿根廷只需战平即可携手晋级,之前各积2分的两队最终战成1∶1,苏联进球再多也无力回天了。
2006年也出现过这么一幕,当时巴西教头济科率领的日本队和巴西队分在一组,最后一轮,已经提前出线的巴西队和日本队相遇,很多人认为巴西看济科的面子会放日本队一马,比赛也照着这个进程发展着,日本队先进一球,但随后罗纳尔多就率领队友发起反击,完成了大逆转。
世界杯的赛场上就是这样,当弱者需要强者放自己一马时,如果关系不够铁的话,就需要看强者的脸色,还要看强者的心情。济科常年漂泊在外,再加上和国内的足球圈没太多交集,巴西人也不至于为了不入流的日本队坏了自己的名声,日本队出局就在情理之中。
当年涅波姆尼亚奇也是常年漂泊在外,但在非洲雄狮出线已成定局,而自己的祖国球队又处在水深火热中时,涅波让麾下休息一场,送给苏联队一场胜利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球,既不是真球,也不是假球,而是典型的默契球。
现在的问题是,克林斯曼的美国队会和勒夫的德国队打一场默契球吗?既然平局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他们会为了C罗的葡萄牙队拼个你死我活吗?其实,在网上随便翻翻,就不难找到他们之前并肩作战的图片,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根本不用多说。世界杯之前,勒夫还表示:“现在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切断。这个阶段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非常专注,与球队在一起工作。”
这话当然有避嫌的意思。问题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沟通起来还需要太多的语言吗?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解决问题。更关键的是,克林斯曼率领的美国队在前两轮比赛中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整体的战术素养,都达到准一流球队的水准。如果能够稳扎稳打,从德国队身上拿一分也在情理之中。
C罗的世界杯之旅看来就要结束了,但这实在怨不得别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