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路老马 (代序)

(2015-05-12 22:14:11)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5412acb3jw1es1tnx2x4mj20e80ao3zw.jpg(代序)" TITLE="诗路老马 (代序)" />

 

                                                 /万军

       自南昌铁路局与福州分局合并后,我与铁路诗人马兆印有过几次接触,感觉他是个为人豪爽、很有特点;也读过他的一些诗歌,阳刚中有柔情,地气中带仙气。据说,生活中的老马,可交、可敬,是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狠主。

      这些年,诗歌似乎离我们渐渐远去,有人说,这是个“有梦想没理想,有冲动没感动”的年代, “诗人”、“文青”有时候换来的是某种讥讽与不屑。本人也不喜欢与那种自命清高的“文人”打交道,但对于那些一直躬耕于基层沃土却依然保持着赤子之心的人,充满尊重和敬佩。或许,老马算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工人诗篇》在CCTV横空出世,既有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的典型,缘自慧眼的发现与开凿

       说到典型,老马既不“高大上”,也不算“伟光正”,就一普通的铁路人,一个喜欢写诗甚至个性多少有些张扬的工务人。为什么CCTV垂青于他,《新闻联播》聚焦于他?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南昌局这几年一直面向基层开展“走基层,看亮点”系列宣传活动,宣传骨干们把手中的笔墨和镜头放在最基层的一线职工身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点荧光,如此聚沙成塔、万涓成河,涌现出了如“蜘蛛侠”、好人王威、老黄牛国建华,以及今天诗人老马这样一大批“平凡之星”。 他们有血有肉,朴实无华,故事大多令人耳目一新。至于老马身上有什么特色?我形容他“在诗人里面洋镐砸得最好的,在砸洋镐的人中诗歌写得最好的”。这就是个性化、差异化的典型选择,有了这个定位,我们的典型宣传才不至于面具化和平庸化。有了无数这样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和素材,只要媒体有需要,我们的“走看”宝库中总会有充足储备,供需双方总能一拍即合,或者说正中下怀。因此,这次与其说是CCTV《工人诗篇》和《新闻联播》选择了老马,不如说是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平台遇到了对的CCTV,这不是幸运和偶然,而是一种各种要件、机缘交集中水到渠成的结果。

       生活给了他一把洋镐,他却在捣鼓中吟唱

       老马有他独特的个性。山东人的火爆脾气、诗人的多愁善感、日复一日的劳作,这些鲜明的个人烙印和生活历练,支撑了他劳动创作的全部人生。或许,老马并不想太多,诗以言志,诗人怡情,一杯酒、一根烟、一壶茶,足以打发他的诗意人生。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可能借着几分酒性更能生发出豪迈的“工人诗篇”。我并不完全了解老马,只知道老马几十年一直工作在铁路第一线,或许他有过委屈,有过抱怨;然而,云淡风清后,今天的老马是否真的沉淀下来,不再去计较那些个尺短寸长的琐事,把目光真正投向绵延的铁路和可爱的工友?我想,在那个伙食团晚餐的夜晚,他用沙哑嗓音发出的“有一种铁,绵延千里”的走心吟唱,让我似乎读懂了今天的老马。虽然,其后央视主播郎永淳的深情吟诵可谓字正腔圆,但老马“闽普话”的诵读让人更感亲切。老马几十年扎根一线的创作追求,不管有多少酸甜苦辣,可贵的是他一直的坚持,且这种坚持至今是激荡的,昂扬的。我从他多篇诗作中读出了“血总是热的,铁就是刚的”,每段诗句中,都充满着铁的成色和铁路人的情怀,不像今天有的年轻人自以为有些才气,以为“天生我才必须用”,一旦遇到小小坎坷或失意,便“天子呼来不上船”,或以示个性,或从此消沉,再也听不到曾经的歌声和吟唱,仅就这一点,老马值得尊重!

      老马诗途,激励更多的人走在大路上

       铁路和CCTV宣传老马,不仅仅是宣传他个人,他是200万铁路人乃至中国亿万产业工人的一员,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工人的气质和追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铁路有老马们的存在,有谁会说我们“大老粗”,这就是铁路人的一种形象展示。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领域可以用“高精尖”和“高大上”来形容,只不过,外人对此了解不多,而文学和诗歌的力量,恰恰可以传播这种新感觉、新形象。我们宣传老马,就是歌颂更多的普通人,歌颂更多平凡而充满正能量的劳动者。因此,老马的《工人诗篇》,不仅仅感动了我们,感动了身边的工友,也感动了全国各行各业像老马这样扎根基层并为工人讴歌的“草根文人”。所谓“草根文人”或有两类,一种是因为内心感动而写;另一种是为改变命运而写,两者有关联但又不是必然,前者是热爱,后者带功利,我不反对一切有正当目的的合理追求,但这种追求贵在执著感,亦贵在平常心。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不变的是诗歌的灵魂,尤其是那些地处艰苦环境下拥有不懈追求的人,才是真正值得颂扬的人。并且,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人,去影响我们更多新进路的青工和大学生们。生活或许不像诗意的语言那样的美妙,但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我们不要放弃积极的吟唱,诗歌可以让我们变得宁静,像老马一样坚持着,在绵延万里的铁道线上,一直走向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