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南浪子写三江
江南浪子写三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59
  • 关注人气:2,8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路诗人:马兆印影象

(2015-05-11 18:05:55)
标签:

杂谈

   

    铁路诗人马兆印,自南昌铁路局与福州分局合,有过几次接触,感觉他是个为人豪爽、很有特点的文人,也读过他的一些诗歌,阳钢中有柔情,地气中有仙气,据说,生活中的老马,可交、可敬,是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狠主。

    这些年,随着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诗歌似乎离我们渐渐远去,有人说,这是个有梦想没理想,有冲动没感动的年代,再也看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对舒婷、顾城、海子那样的景仰和膜拜,诗人文青有时候换来的是某种讥讽与不屑。

    本人也不喜欢与那种自诩清高的文人打交道,当下,有一句流行语言不作死你就不会死。但对于那些一直躬耕于基层一线的沃土,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依然保持一颗诗人般滚烫情怀的人,我表示充满尊重和敬佩。或许,老马算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工人诗篇》在CCTV横空出世,既有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的典型,缘自岁月的积淀和慧眼的开凿

    说到典型,老马既不高大上,也不算伟光正,就一普通的铁路人,一个热爱写诗的工务人。为什么CCTV垂青于他,《新闻联播》聚集于他?一是机缘巧合,南昌局这几年一直面向基层开展走基层,看亮点,鼓士气活动,宣传骨干们把手中的笔墨和镜头放在最基层的一线职工身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点荧光,如此聚沙成塔,汇涓成河,涌现出了如蜘蛛侠、好人王威、老黄牛国师傅,以及今天诗人老马这样一大批平凡之星,他们有血有肉,各具特色,故事另人耳目一新。老马身上有什么特色?我形容他在诗人里面是洋镐砸得最好的,在砸洋镐的人中诗歌写得最好的,这就是个性化、差异化的典型选择,有了这个定位,我们的典型宣传才不至于面具化和平庸化。有无数这样的典型储备,只要企业有需要,媒体有需要,我们的走看宝库中总会形形色色的鲜活任务和素材,供需双方总能一拍即合,或者说正中下怀。因此,这次与其说是CCTV《工人诗篇》和《新闻联播》选择对了老马,不如说是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平台遇到了对的CCTV,这不是幸运和偶然,而是一种各种要件、机缘交集水到渠成的必然。

       生活给了他一把洋镐,他却在捣鼓中吟唱

    老马有他独特的个性,山东人的火爆脾气,诗人的多愁善感,这些鲜明的个人烙印和生活历练,支撑了他劳动创作的全部人生。或许,老马并不想太多,工作之余,诗人贻情,一杯酒、一根烟、一壶茶,足以打发他的诗意人生。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可能借着几分酒性更能生发出豪迈的工人诗篇。我并不完全了解老马,只知道老马几十年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或许他有过委屈,有过抱怨,或许,有些东西云淡风清过后,今天的老马或许真正沉淀下来,不再去计较那些个尺短寸长的琐事,把自己的目光真正投向绵延的铁路和可爱的工友,终于,在那个伙食团吃饭的夜晚,发出了有一种铁,绵延千里的吟唱,这是真实的声音,是发自肺腑的声音。有一句话叫当你无法改变命运,就让命运改变自己,这或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他来寻找光明有某种暗合之意。老马几十年扎根一线的创作追求,尽管有许多酸甜苦辣,但最为宝贵的是他一直的坚持,而且这种坚持是激荡的,昂扬的,几乎看不到灰色是情绪,我从他多篇诗作中读出了血是热的,铁是刚的,每段诗句中,都充满着铁的成色和铁路人的情怀,不像今天有的年轻人自以为有些才气,以为天生我才必须用,一旦遇到小小坎坷或失意,便就天子呼来不上船,以示个性,或从此消沉,再也听不到曾经的声和吟唱,仅就这一点,老马值得尊重!

       老马识途,为影响更多的人走在大路上

    铁路、CCTV宣传老马,不仅仅是宣传他一个人,他是200万铁路人乃至中国亿万产业工人的化身,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工人的气质和追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有老马的存在,有谁会说我们大老粗,这本身是一种形象的塑造和展示。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领域可以用高精尖高大上来形容,只不过,外人对此了解不多,而文学和诗歌的力量,恰恰可以传播这种新感觉、新形象。我们宣传老马,就是歌颂更多的普通人,歌颂出自平凡身上充满有正能量的人,因此,老马的《工人诗篇》,相信不仅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身边的工友,更感动了全国各行各业像老马这样扎根基层并为工人讴歌的草根文人。这里,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内心感动而写;另一种是为改变命运而写,两者有关联但又不是必然,前者是热爱感,后者有功利心,我不反对一切有合理目的的正常追求,但这种追求贵在坚持,更贵在平常心。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不变的是诗歌的灵魂,尤其相对于那些地处艰苦环境下拥有不懈追求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歌颂和宣传的人。并且,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人去影响我们新进路的大学生和青工们,生活或许不像诗意的语言那样理想和美妙,但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我们不要放弃积极的吟唱,诗歌可以让我们变得宁静,像老马一样坚持着,在绵延万里的铁道线上,一直走向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