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大叔:别把低俗当真实!

标签:
赵本山大叔小品《卡门》春晚中国高雅低俗娱乐 |
分类: 时评天下 |
本山大叔20年奋斗,成就了由民间草根艺人向顶级演艺名人的华丽转身,成为今日中国当之无愧的“小品王”。以此为依托,本山大叔经营有道,“刘老根”剧场一年演出收入近亿元,让多少国家级艺术团体看得眼热,本山大叔“不差钱”了,还创办了本山艺术学院,面对众多梦想成名的学生也就有了大放厥词的本钱。
一方面,这边说,本山的东北特色小品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作品代表了10亿中国农民,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另一方面,本山大叔却又大为不屑世界音乐经典之“高雅”,说什么“帕瓦罗蒂那玩意,听老半天,啥也听不懂,你坐那玩高雅那是伪装。”
什么叫伪装,难道就因为您听不懂,别人听就是伪装?这话说得有点绝对,要知道,美声也好,花腔也罢,那都是国际公认的高雅艺术,其标准规范的演唱难度和技巧,传世的经典剧目和选段,什么《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图兰朵》、《卡门》等等,什么四大男高音,起码作为一种严肃音乐艺术门类的评定标准,已经为全球基本认同和接受。当然,在中国听的人或许不太多,愿听的人不一定高雅,不愿听的人也不一定就庸俗,但你不能一棍子把去听的人都说成是“伪装”。
本山大叔,你就那点墨水,我们不想为难你,你听不懂不等于别人听不懂,你认为坐在那难受人家感觉是享受,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就因为你本山大叔的东西能在春晚逗人哈哈一乐,那才是真实,那就是文化?
如果以此推论,那么,本山大叔把跟他深交十多年的宋祖英小妹也卖了,人家宋祖英唱红中国后还意犹未尽,仍然想着放歌维也纳金色大厅,把中国的好歌唱给外国人听,宋祖英所唱的几乎都是中国民歌,估计能听懂的外国人也不多,人家老外照样正襟危坐,不时给来自中国的歌唱家喝彩,那也是装的?
反过来,你本山大叔也曾经想到国际上去“火一把”,结果,第一次出国演出就“崴了脚”。本山艺术团去人家美国演出,因为价值观和文化的不同,人家对你的东西就比较感冒,人家可不伪装,直接批评你这个不是那个不好,让你好生尴尬,郁闷之下,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国门。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音乐亦是如此。而民族文化的东西却并非全部如此,同样有精华和糟粕之分,有的可能具有国际性,有的只能在区域性流行,我们无权强制谁一定要接受谁,但对于好的东西学会欣赏和接受,是一个人品位提升的必由之路。文化本来讲究“百花齐放”,你不能让人天天抱着小品捧腹,当然,也不可能让人天天傻唱《卡门》,那样,不是你有病,就是我有病。
高雅是一种品位,艺术是一个载体。你可能听不懂帕瓦罗蒂在唱什么,但像《我的太阳》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是百听不厌。我也并非一个玩高雅的人,但一旦你被一段熟悉的旋律所吸引,如果培养一点小小兴趣,或许,你还可能去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故事和背景,经典精彩何在,等等。这样点点滴滴,你在不知不觉中便可能学到了东西,增长了见知,这些东西熏陶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你的一些品位和情趣。
本山大叔经常说,他的小品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懂农民,懂农村生活,是那片黑土地养育可他。这话说得有感情,虽然他的《乡村爱情》寄托了当代农民的梦想,但与目前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大相径庭,这我们也能理解,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渴望生活,渴望爱情,那么,提升精神文化品位就不应该是农民朋友们将来的追求方向?
看过介绍本山大叔个人的专题片,本山大叔虽然一再自封“农民”,可看看今天他大气奢华的排场,经常舞文弄墨的喜好,感觉骨子里他还是渴望高雅的,或者说起码想附庸高雅。只不过,受制于文化底蕴的局限,玩纯高雅的东西非他所长,聪明的本山大叔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穿上马甲走哪也不忘称自己是个“农民”,这个“当今中国最聪明的农民”,把他的个人专长发挥到了极致,也把自己的名气推到了“无与伦比”的颠峰。
我不认为为本山大叔的成功就一定与高雅绝缘,所谓小品小品,其成功之处,恰是这一艺术门类品位的集中表现,小品不是低俗的代名词,草根文化中同样蕴涵着高雅。每年春晚“一年磨一剑”,已经把本山大叔折腾得够呛,而简单拒绝高雅可能成为他艺术生命的“硬伤”。他必须明白,高雅不等于伪装,低俗也不等于真实,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如果嫁接的好,立足雅俗共赏,同样可以创作出精彩的小品。像今年春晚,那两个同样来自东北的农民大叔,与两名大腕级的著名歌唱家同台引亢高歌,加之今年绝对真唱,引得满堂喝彩。
高雅就是高雅,低俗就是低俗,上穿西服下穿马褂,怎么装也是装不出来的!
___此文已经被人民网强国社区深水区推荐为精华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