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骤然响起,对面山的脚下,水的中央,缓缓飘来一艘闪着荧荧烛光的小渔舟,三姐清脆的歌喉刹那间响彻漓江的上空,“唱山歌嘞……”,熟悉的旋律,甜美的韵味,一下子把我们的眼眸牢牢吸引。
江岸四周多角度的高科技彩灯光影炫烂,迷离多彩,制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七彩夜空,江水之上,歌如潮,舞烂漫,长绸漫舞如彩霞,数百演员在江水中层叠错落,此起彼伏,翻腾作浪,表现出桂林山水的奇美俊秀,以及壮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劳动场景和生活画面,如此大山作景、江水作台、渔民作秀所表现出的实景舞蹈的大气势、大场面,让人于震撼中叹为观止。
这是个山水写意的世界,集中体现了张艺谋导演典型的大写意风格,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乃至执导西方歌剧《图兰朵》,无不蕴涵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
摄影师出身的“老谋子”,用光着色得心应手,因而极善运用中国人传统的大红大绿的强烈色彩搭配来营造氛围,加上舞台灯光的角度多重变幻烘托和布景与实景的融合运用,调度和装点出一个梦幻般的江水舞台,田园乐土。
远处山峰黝黑背影如中国水墨画般的底色映衬,勾勒出一个跌宕起伏、绚丽多彩的山水世界,让人在光的影像、水的潋滟与人的狂欢融为一体的多维空间里,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美与现代舞台艺术美相结合的强烈冲击。
今天的“老谋子”俨然成为中国艺术圣殿的代言人,尽管雅典奥运“8分钟”亮相并不出彩,但是,2008北京奥运如此重大盛典又舍他其谁。正是他超凡的灵动与想象,在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后,转型商业化运作,又创造了《英雄》、《十面埋伏》等票房神话。
《印象刘三姐》依然沿袭了这一风格,浓墨重彩,恣意张扬,挥洒自如,粼粼的江水中,淡淡的月光下,田园牧歌如桃源美景,渔舟唱晚似人间仙境,你看那婀娜多姿的美女出浴图,曾经因为风格过于前卫而倍受争议,今天稍加修饰后依然充满曲线的美感,只听得周围闪光灯“咔嚓、咔嚓”响成一片,不知“谋杀”了观众多少的菲林。
蔚为壮观的演绎给人以心灵的沐浴。让人在感受漓江魅力的同时,又领略了一番既古朴又现代的壮乡风情。尤其临结束时数十名身着壮族服装、满身佩带精美银饰的壮乡少女,款款来到观众席前的无伴奏合唱似仙乐飘飘,清脆而高亢地穿透于漓江的夜空,把演出推向了最后的高潮,高雅艺术与壮乡风情的巧妙嫁接,漓江实景与壮乡群众的本色演出,使这台实景歌舞剧表演兼具内在的民族特质和外在的时代气息。
今天的漓江除了自然山水,更添一份人文秀色。次日的漓江—阳朔游,我没有再去。虽然仅在十多年前来过,我想,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或许因为桂林的发展,漓江发生了一些必然的改变,但这种改变我不希望走向负面,而依然是青山秀水甲天下的美丽。
岁月可以改变许多,而上苍赋予我们的自然财富一旦失去便难以再生。我以为,对于自然环境而言,或许,不改变便是对它最好最真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