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衣!

标签:
杂谈生活记录马苏青衣铁梨花《暗算》旗袍 |
分类: 情致@诗样人生 |
青衣,传统戏剧里的旦角儿,正旦。一般扮的,都属贞洁烈女,传统贤良。我们印象里的大青衣,除去眉目娟秀,举止端庄外,还透着一股灵气和俊雅。是言语间很难描摹得出的气质,但是打眼一看,哦,就是她,青衣!
青衣在戏剧里的表演特点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小,行动斯文稳重。举手投足间,自是有一股气韵在其中。青衣不似花旦,没有花旦的天真浪漫性格开朗,也没有中年花旦的泼辣和放荡。青衣的功夫和做派,透着婀娜和曼妙。轻巧移动,如水波荡起微微涟漪,人不动,看的人却心就动了。
青衣,其实就是女人。那种端庄、严肃、正派、贤良的女人。那种眉青目黛,那种唇红齿白,一举手一投足间,淡淡可见的女人的韵味和品相。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的女人扮不了青衣。性情豪放恣意洒脱的女人也扮不了青衣。还有悲情与哭泣,总是蔫蔫地低眉敛首逆来顺受的受气包女人,也扮不了青衣。
青衣是讲究的。不但扮相,还有品行。不但品行,还有气韵。那是光靠着眉目光鲜明眸皓齿所达不到的神韵。花瓶不行,浅了些,容易轻了青衣的底色。凡俗意义上的美女也不行,反倒给青衣的底蕴上涂抹了一种市井家常。
最近看了两部大戏。前者《旗袍》,后者《铁梨花》。
无意贬损《旗袍》里马苏的扮相。偶本善良,又不带一丝的偏见。马苏在《旗袍》里,尽展了花容月貌。可是却寻不见我想寻见的那种青衣的古韵。就像《我的美丽人生》里的小保姆,有其善良醇厚的一面,可这一面,也仅只就够用了的先入为主。也是着了旗袍的风雅和韵道儿,却总是觉得那凸凹有致的线条下面,缺少一种细腻和周到。缺少一种呼之欲出欲说还羞的收紧。马苏的大放大收间,更像是来自于泥土下的藕,白白嫩嫩间,水灵灵地充溢着喜感。而非睡莲,那种迷蒙澄澈中初透的雅致和内敛。有其当她表扬用力过猛时的动辄大哭,动辄扭打和撕扯,更是将一个原本的大青衣的角色,涂上了家常的丑陋和市井的芜杂。
反而,是《铁梨花》里的陈数,叫人击掌。
她不只是铁梨花,其实她就是白流苏。
她就是我们所有人眼里、心里的大青衣。
她就是我们目光所及所有的演艺界明星大腕里的、
屈指可数的大青衣。
刚在《暗算》里见识过陈依依表演的那个天赋数学家的时候,我就听身边的朋友说起过她。是一帮人在一起公布男人心里的偶像女子。竟有数个男人一齐举了陈依依的例子。专门找了暗算的碟子来看,细细揣摩陈数在里面可圈可点的表演。心下自是一叹!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肉胎凡身,与戏中的女子,竟是有了那么遥远的距离。
《暗算》里的陈数,风情透骨。风情多见,风骨却少有。在日下的演艺界,此类女人,更是稀缺。
陈数静静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婉转间,自是寻常不见。又像《铁梨花》中的女子,傲然着一种风姿,即魅惑,又桀骜。
没有人更适合她着了旗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