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是一个人!

(2010-11-24 14:56:26)
标签:

杂感

生活记录

长春

幸福感

城市人文精神

凤凰周刊

幸福指数

杂谈

分类: 心情@伶仃碎语

为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做点什么,长期以来,一直算我未能实现的想法。

城市是一个人!这座城市,长春,我已在此生活了快20年。

我眼见着她从一座没落的东北边城,发展茁壮成一座颇具气势和筋骨的现代名城。虽然我,一直向往边塞乡村,一直憧憬田园和稻穗儿。一直想过一种,我想要的生活。

人,都活在理想和现实的两极。

城市生活,其实没办法令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越来越多的尾气,噪音,污染。

越来越多的生存压力。

记得早年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邢艺和《巷报》记者曹虹采访的时候,我是大谈城市文化建设的。

言语间,对这座城市的鄙薄和“大不敬”,令我现在想起,都有些汗颜。

我说过,这是一座昏睡的城市。慵懒闲适,更适合,蒙头大睡。

可是你看现在,10年过去。这座城市显然已经,睡狮猛醒。

那是速度。更是激情。

是城市的筋骨在酣梦中醒来后的血脉贯穿。是那些一线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雍容和大气。

前几天,我接受了市委宣传部的邀请,终于可以用手里的笔,来为这座城市参加全国文明城市竞选,做点事了。

下面节选出一部分文字,粘贴自此,给大家看看。

 

                              最具幸福感的绿色城市------长春

                                                                 老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幸福感,要看他是否快乐,如果以1为界定或分水岭,小于1就不会很幸福,若大于1,那么1背后潜藏着的许多叠加的硬性指标,就是他幸福的综合指数。比如,他的物质生活质量、他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他受教育的背景和可发展的前瞻性空间、他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程度……   

    一座城市,类同一个人。

    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人。

    长春,就该是一个年轻的、具有无限旺盛生命力的、又或许带着几分妖娆和妩媚的女人。这个女人是水做的,是绿色装点的,是现代又时尚的。她早就从古东北荒芜浩瀚的酣然沉睡的大梦中醒来,以优美、安全、却又不失端庄大气的现代女子的卓然姿态,站在了世界的面前。

    考评这个女人的硬性指标和幸福指数,你只需观察她的表情,这是一种“无须调查和统计”的形象表情,是挂在城市人的脸上的“指数”。

    在2010年城市幸福指数评比中,我们注意到,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三名的长春的获奖词是这样的,长春,古旧与新生的温暖明珠。

    她区别与别的获奖城市的,并不是显著的城市特点和地域特性,而是一种文化所赋予她的内涵和外延。在这座二百一十年的近代城市历史发展变化中,长春,以她特有的年轻和美丽,跻身于国内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她的四季分明,她的雍容大气,她的日新月异亲和雅致,她的城景规划和设施布局,无不透露出她所拥有了的幸福。

    如果说个人快乐等于物质欲望的满足加上文化需求,那么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因为这是一座慵懒闲适的城市,比之一线城市里人们朝九晚五的奔突和角逐,比之物质欲望的极大暴涨和利欲追逐,比之现实中房价、物价的涨跌和交通的拥堵,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拥有的却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恬淡和满足。依傍白山黑水,借助天地灵秀,一方水土,养育了这里知足惜福却不息向上的人的精神。除却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北国风光和四季清凉,在这里生活的人群里,可以每天都感受得到周围环境的改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从“最具人情味”到“和谐平衡”,再到“休闲感”和“幸福感”,长春人的幸福感含义,总被定义,却屡次在城市人文精神中,得到攀升。

    如果温饱,仅只是“马斯洛原理”最低一层次的需要,那么在长春生活的百姓,更多得到的,是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是对彼此厚重大爱的谦恭和尊敬。

    “宽马路,四排树,圆广场,小别墅”,这是长春人以前对自己生活城市的满意形容,既令人自豪,又足以使我们感叹,如今的长春,城市布局的大气雍容,人们生活状态的安宁祥和,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脚步,已经外延了城市生活的半径,但,这些标志性的指标,也仅只是城市的标签,更深层次的进步和飞跃,以及写在人们脸上的幸福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快乐总量的叠加,她是完善的制度作用下的社会幸福感的宏观总和。

    城市是一个人,一个鲜活的生命。

    让所有的生命都赋有激情和生机,让所有人的幸福感阶梯式叠加,这是城市的使命。

    长春,正在这样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